全国两会之我是四川·评论丨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顶层设计

作者:李周琴 来源:新华网
2017-03-14 15:01:00
分享

·李周琴

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从国家层面首次明确提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

为了推进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成都市委先后召开市委十二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确立了“157”总体思路,审议通过《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研究部署全市发展大局的一系列重大工作,从世界格局、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成都实际出发,准确把握特大中心城市发展规律和成都发展阶段性特征,深刻阐述了事关成都长远发展的战略,系统回答了“什么是国家中心城市、怎样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一系列问题,发出了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动员令”,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开启了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顶层设计宏伟蓝图。

中共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成都的奋斗目标就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然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干五年、看十年、谋划三十年”,更需要稳扎稳打,层层推进,形成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空间轴和时间轴。

根据成都市委、市政府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157”总体思路,成都将构建“五维支撑”的功能体系,加快建设西部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从城市空间、城市动力、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城市生态、城市民生、城市治理七个方面发力,共同构成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任务体系。

在城市空间的打造方面,成都将努力优化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破“摊大饼式”“走廊式”发展模式,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推动城市空间形态从单中心向双中心、从圈层状向网络化战略转型,推动空间结构与城市规模、产业发展和生态容量相适应,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和大都市区发展格局。

在城市发展动力方面,成都将培育和转换城市发展动力,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和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把人力资源作为城市发展第一资源,坚持依靠改革破解城市发展难题,大力提升双向开放水平,加快内陆自贸区建设,深入实施“蓉欧+”战略,最终形成以创新、改革、开放、人才“四轮驱动”为主的城市动力结构,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活力城市。

在城市经济方面,成都将站在“新常态、万亿级”的新起点上,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这个命根子和项目投资这个牛鼻子,强基础、扩规模、优结构,夯实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继续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扎实抓好招大引强和项目促建,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民间投资,持续做强投资这个底盘,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在城市文化方面,成都以“传承和繁荣城市文化”为根本,推动城市文化创新繁荣,努力建设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世界文化名城,形成自己独有的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品牌,提升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软实力,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在城市生态方面,成都将保护和优化城市生态,以对城市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理念,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目标,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2025规划,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让未来的成都成为生态优美、绿色发展的美丽成都。

在城市民生方面,成都将紧紧围绕民生、民向、民愿,坚持“城为民建、市为民享”,大力建设“健康成都、幸福蓉城”,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让孩子们快乐成长、让青年人乐业创业、让老年人颐养天年,使广大市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让全体市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建设健康成都、幸福蓉城。

在城市治理方面,成都将坚持依法治理、系统治理和智慧治理理念,着力构建适应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需要的现代城市法治框架体系,加快构建政府、社会、市民等多方参与、多元共治的现代治理体系,构建智能化基础设施运行管理体系,建立完善B2G、R2G、S2G网络理政平台,整体提高城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和效率,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进城市。

城市的发展有其内在的逻辑,充分遵循循序渐进的科学规律,不同时期被赋予的的发展定位则是城市发展逻辑的起点。成都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要求成都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近年来成都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的集中体现。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契机,立足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实现在国家战略布局中肩负的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是成都作为全国第六个国家中心城市的使命担当。(新华网四川分公司舆情与政策研究室)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