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许光勇,泸州市叙永县石坝彝族乡水潦铺村渡工,数年如一日坚守在边远山区,不论严寒酷暑始终坚守岗位,为两岸乡亲提供摆渡服务,34年来从不停歇。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吴浩)许光勇是一名渡工。
3月17日上午,完成了在泸州市叙永县石坝彝族乡水潦铺村赤水河渡口的值班,许光勇神色轻松的退了下来,“去年底有了临时便桥就没得那么忙了,不过还是要值班,因为还是有乡亲习惯坐渡船过河。以后大桥修好后,可能我就要去新的岗位了”。许光勇的目光转向江面,言语间有一丝不舍。摆渡34年,这个渡口和渡船早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水潦铺村渡口地处赤水河流域上游,渡口的此岸是石坝彝族乡,彼岸是贵州省毕节市生机镇和团结彝族苗族乡,每天有上百人通过这个渡口走亲访友、赶场出行。这里正在修建跨江大桥,为了方便施工,大桥旁修建了便桥,两岸的村民得以快速过河。而在此之前,这里方圆几里的村民想要过河,只能靠摆渡。
1983年参加工作后,许光勇就成为了这里的渡工,每天来往于赤水河两岸,一撑,一划,一摆,一拉,简单机械的动作,这一重复就是34年。“这个工作确实有点枯燥,但是干久了也就有感情了,特别是和往来的乡亲们都成了熟人,能为他们的出行提供保障,我很满足。”
为了保障乡亲们的出行,许光勇一直将渡船当作自己最亲密的战友。2014年7月的一天夜里,叙永突降暴雨,越下越大。“渡船不能有事儿,别耽误了乡亲们的出行。”凌晨时分,心里始终惦记着渡船安全的许光勇睡不着,决定到河边收纤绳。一到河边他就急了,渡船已经被冲到河中央,里面全是水,随时可能会沉。许光勇赶忙脱下衣服,跳到七八米深的河水里拉船。然而,上游冲下来的杂草、树枝漂浮在船周围,他使出全身力气也拉不动,许光勇只能爬到船上不停舀水,以减轻船身的重量。就这样舀了2个多小时,许光勇才和赶来帮忙的村民一起将船拉到岸边固定。看着暴雨不停地下,许光勇决定把船守着,他过一会儿就帮船舀一次水,一直忙到天亮雨停,让乡亲们的出行没受影响。
“过河的人都是有事儿的,不能让他们站在那儿等我,那样的话过河的人会越积越多,要影响大家赶场。”每看到有人来了,许光勇就会招呼他们上船,使劲一撑杆,船缓缓离岸,悠悠地向对岸划去。许光勇这30多年来的默默付出,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许爷爷,过年了,送您一个福字,谢谢您这些年来一直免费为我们摆渡。”去年春节,贵州老乡黄师傅带着孙女专门为许光勇买了一个大大的“福”字,感谢他为乡亲们作出的贡献。
值班的时候,许光勇总是天不亮就来到渡口,擦擦船上的座椅,调整好救生浮具的位置,为一天的摆渡做好各项准备。“我觉得做这一行有两颗心特别重要,一个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心,还有一个就是时刻注意安全的心。”从业34年来,许光勇没有出过一次安全事故。
身边人说
乡村医生刘世明:半夜叫老许起来摆渡 随叫随到
刘世明是水潦铺村的乡村医生,出诊是最寻常不过的事,他几乎每天都会接到对岸贵州老乡请他出诊的电话,半夜出诊也是家常便饭。来往多了,刘世明和许光勇成了老交情、老战友。
“老许人和气得很。我半夜出诊,如果要去河对岸,我也就只有叫老许半夜起来渡我过去,我都觉得很过意不去,他白天那么辛苦,晚上还这么麻烦他,但老许说人命关天,况且都是乡里乡亲的,有需要随时说声就是。”刘世明说,如果见到自己是晚上一个人出诊,许光勇还经常给他做伴,陪他一起走山路。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