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螺艺术空间
【黑螺艺术空间】“黑匣子”其实是个“万花筒”
地址:成都万象城
生日:3月8日
类型:戏剧表演为主,兼顾展览、讲座、沙龙等
3月8日,《麦琪的礼物》小剧场版首演结束,敖晓艺长舒了一口气。为了这一天,这位《麦琪的礼物》导演兼黑螺艺术空间艺术总监,已经忙活了一年多。
创办黑螺艺术空间的想法,四川人艺早已有之。敖晓艺说,建制齐全的话剧创作、演出团体,一般都拥有自己的“黑匣子剧场”,即没有明显的舞台与观众席的分割、剧场内部没有明显的建筑装饰设计、座位数通常在300座以下的小型剧场。四川人艺不应“缺席”。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黑螺艺术空间险些“夭折”。2015年12月项目正式启动后,四川人艺邀请北京的一家公司担纲设计,完成了一套详尽方案。本以为“按图施工”即可,没想到却迟迟无法通过审核。“黑螺艺术空间不是新建筑,而是在原有空间中赋予新的功能,管线、设备等很多硬件条件受限,相当于‘戴着镣铐跳舞’。”敖晓艺透露,设计方案前后修改了7个月,光是机房位置便调整了6次,“差点放弃”。
由于商场自动扶梯占据了一定空间,剧场内部面积最终仅有约450平方米,最多能放置近130个座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说面积不大,灯光、音响、服装间、化妆间、观众席、休息区等基本功能必须得有,这也给设计和施工带来了不少挑战。”敖晓艺说。
尽管困难重重,最终呈现效果却颇为惊艳。按照“黑匣子剧场”的惯例,黑螺艺术空间内部的地板、墙壁、座位等均为黑色或深灰色,给人以冷峻、前卫的视觉效果,贴合小剧场作品的实验气质。剧场空间并非方形,而是打破常规的马蹄形,为表演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硬件设施也十分“给力”。现场的电动座位既可以部分拆卸,也可以移动到剧场两端腾出更大空间,让观众站立或者席地而坐观看演出。敖晓艺还介绍,“黑匣子剧场”通常只有基础灯光甚至没有灯光,黑螺艺术空间则安装了80多个灯,基本能满足各类剧目演出需求。
敖晓艺说,未来黑螺艺术空间如同一个缤纷的“万花筒”。“聚会、研讨、艺术沙龙……这里不光能演戏,更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生活空间。”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