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张红霞)3月24日,新都区清流镇梨花节启幕,同时举行的还有《艾芜故里明珠清流》发布会暨新都区“区域图书馆联盟”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
油菜花黄阳光暖,梨花盛开嘉宾来。
围绕作家艾芜的作品与人生,川师大教授龚明德、《四川文学》主编牛放、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建锋、成都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邓经武等四川文化名人环座于艾芜故居外,纵论艾芜的文化价值和时代精神。
纵论一:今天铭记艾芜的什么精神?
在启动仪式上,牛放与龚明德就艾芜其人其作分别作了精彩演讲。
在龚明德看来,巴金和艾芜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两座高峰,也是四川人的杰出代表。艾芜值得纪念的精神,在于他对文学的投入和忘我,“他是'干一行爱一行'的典型,一条路走到底,表现出一种专业精神”。“现在有些作家既想享受生活、拥有财富,还想要优秀作品,什么都想要,怎么能行?”
牛放认为,作家应该关注什么、为谁而写?艾芜的作品回答了这个当下的热题:深入基层、扎根人民,走到现实中去。“现在,有一些作家不走下去,住在装修得象宾馆一样的房子里写作,脱离群众、脱离现实,能写出啥子?最多搞个'穿越'罢了!”。艾芜是扎根人民的典型,许多作品都是深入基层创作的,他的精神值得学习和继承。
张建锋研究艾芜颇深,曾经写过《艾芜:从成都走向滇缅》,他觉得艾芜身上的青春精神特别动人。艾芜在21岁时敢于身无盘缠去流浪、去南行,正是五四文化对青年影响的结果。有人说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在北京、上海,四川作家李劼人说成都是“第三中心”,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在艾芜身上有充分体现,无论是行为还是写作。
纵论二:怎么去亲近艾芜的作品?
龚明德讲述了一个小故事。
两位川内高校知名教授曾带着儿子来到清流镇艾芜故居,介绍艾芜从这里出发去南行的人生壮举,告诉他们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情怀”,据说效果良好。
年已七旬的四川中国画研究院秘书长阿年用重走艾芜南行路的方式,去体验《南行记》里的风土人情。“我在20多岁的时候,从别人手里借到一本《南行记》,认识了艾芜,爱上了书中描写的美好、质朴、善良的南方少数民族,感觉到一种清纯和美”,所以他上路,去实地丈量克钦山,去感受南行路上的美。
旅行是丰盛的,也是孤独的。“看云起云落,看江水如蓝,孤独好美哟,好高深哟!”
当他走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南洋诸地,一说起艾芜,当地华人滔滔不绝。这让他领略到艾芜作品的魅力。
邓经武从研究艾芜的精神世界里,看到了“文化中国”的内涵。
“曾经听说过一个实验,把半岁的非洲婴儿放到欧洲成长,把另一个半岁的欧洲婴儿送去非洲生活,20年过去了,这两个孩子只是在人种学上有归属,思想和观念已经完全是生长环境的写照,所以说人是文化的产物。”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离不开乡音、乡情、乡愁,习总书记说“留住乡愁”,也就是留住文化的根。艾芜的作品就是不同时期中国人生活场景的鲜活记录,也是成都人应该记住的精神积淀。
“为了唤起更多人关注艾芜的文学精神,四川文化圈的人都愿意尽一份心力,不求名利,随叫随到”,阿年的话引发在场人士的深切共鸣。
人物名片
艾芜(1904—1992),原名汤道耕,四川省新繁县清流乡(今新都区清流镇)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南行记》、长篇小说《山野》、《百炼成钢》等。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