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为何流行船棺葬?

作者:彭超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5-30 12:37:11
分享

 

古蜀为何流行船棺葬?

成都青白江出土的船棺

船棺,是古代一种独木舟形棺木葬具,形如独木舟,这一独特葬具在四川境内屡屡出土,成为古代巴蜀墓葬的一大特色。去年底至今年上半年,考古人员在成都蒲江县和青白江区接连发现春秋至战国时期的两处大型船棺墓群,出土刻有“成都”字样铭文的青铜矛、蜻蜓眼玻璃珠、巴蜀图语印章及上千件精美青铜器、玉器、漆木器等珍贵文物。

截至目前,已在成都平原上的成都、新都、大邑、蒲江、什邡等地发现几十处船棺葬。其中尤以2000年出土的成都商业街船棺墓葬群最为轰动。该墓葬规模宏大,普通的船棺都在34米长之间,最长的达18.8米;出土的大件精美漆器、以及大型编钟和编磬漆架座等礼器,证明墓主身份极高。专家推测该墓葬极有可能是古蜀开明王国时期的王族甚至蜀王本人的家族墓地。

古蜀为何流行船棺葬?

青白江船棺墓出土的文物

为什么古蜀流行这种丧葬形式?有观点认为,古蜀人祖先由周边迁居于岷江流域,其后又进入当时地势低洼、沼泽密布的成都平原。古蜀人若不长于船楫,生存或开发成都平原都是极为困难的事。因此古蜀人认为,船是赖以生存的物品,在死后的另一个世界也是必需的,以船棺作为丧葬形式就不足为奇了。

这种解释似乎是比较合理和全面的,但1988年在四川什邡陆续出土了20多座船棺墓,什邡乃古蜀之地,远离江域,棺材为什么也会做成船形?对船棺葬形式的解释还会另有说法?

古蜀为何流行船棺葬?

成都商业街船棺墓发掘全景

据一些民族学调查资料记载,西南地区一些民族中依然保存着将死者灵魂送往祖先发源地的古老葬俗。如云南永宁纳西族在成年人死后,除了把尸体火葬外,还要把死者灵魂送到过去祖先居住过的地方去与祖先团聚。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古人看来,人生前要与氏族或家族成员共同生活,死后也必须与骨肉团聚,这样死者的亡灵才可能安息下来。与同一时期中原汉族先民习俗不同,送魂也是古蜀先民丧葬习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蜀人先民的亡魂最终要被送至何处?从文献记载来看,蜀人亡灵必须经过天彭门,据《蜀王本纪》记载:李冰以秦时为蜀守,谓汶山为天彭阙,号天彭门。云亡者悉过其中,鬼神精灵数见。《蜀王本纪》中所言的汶山天彭门,其地理位置相当于今四川汶川旋口附近,而这个位置相当于今成都平原西部边缘山区,以及岷江上游的川西北高原,而这正是文献资料中所指的蜀人祖先的发源地。如此巧合,证明蜀人的确是经此天彭门将死者亡魂送往祖先发源地。“天彭门”有两座山峰耸然对峙,岷江穿流而过,若无舟船,显然难以渡过滔滔江水返归故里,与祖先灵魂团聚。所以,古蜀地区流行船棺葬,与古蜀人沿水路送魂回“故里”的初衷是相吻合的。

1987年,四川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成都市青羊小区住宅楼工地发现的一处船棺葬墓,出土了一件纹饰十分精美的铜壶,上有栩栩如生的羽人划船图案。对此,有学者认为,这类羽人划船纹表达的就是用船送魂的仪式。正因为如此,将死者亡灵送到祖先的居住地,就成为古蜀人丧葬仪式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和活动,送魂的交通工具就是装载死者遗体的船棺。(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参考文献:

周尔泰《成都出土战国羽人仙鹤纹饰青铜壶说明》,载《成都文物》1988年第1期。

罗开玉《中国丧葬与文化》,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霍魏、黄伟《四川丧葬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版。

宋兆麟《巫与巫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