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 题:家事国事天下事——解读2017年高考作文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魏董华、胡浩、吴涛、梁天韵
中国关键词、“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人生三本书、24小时书店、我和高考……今年恰逢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最能展现学生汉语文化能力和素养的高考作文题再次成为焦点。
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表示,今年的试题以材料作文为主,融通古今,总体上以厚重感与鲜活性兼具的材料,反映时代主题和价值观念。
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解析作文命题思路
“新华视点”记者梳理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10道作文题发现,既有和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化场景,也含有对人生和生活的感触,还结合了国家战略等时事热点。
今年高考作文中有三道题和书有关:浙江卷作文题“人要读三本大书”、天津卷“重读长辈这部书”和山东卷“24小时书店”。
一类题引导考生结合社会生活进行思考。比如,上海卷的作文题是“预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江苏卷以“车”为题,“车来车往,见证时代的发展,承载世间的真情。”北京卷其中一题是“说纽带”。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些时事热点成为高考作文的重要题材。比如,全国Ⅰ卷作文题“中国关键词”中囊括了“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北京卷第二题是“共和国,我为你拍照”,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国Ⅲ卷则在恢复高考40周年的背景下以“我和高考”为题。
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表示,2017年高考作文坚持以考生为本,力求让考生看得懂、感受深、易接受、有兴趣。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关注社会热点,凸显时代主题,贴近学生实际,同时发展了任务型写作,更有利于人才选拔与教学引导。
专家指出,材料型作文经多年实践已趋于成熟。今年作文题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写作要求,指令明确,发展了任务型写作,更有利于考生发挥。全国Ⅲ卷作文要求“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意在引导考生立足于“我”,突出思想与情感的表达主体,既可写实,亦可虚构,为考生的思想表达、经历叙述与情感抒发提供了更大空间。
紧贴生活和时代 注重传承与思辨
有关专家认为,今年的作文题目兼具稳重和鲜活,紧扣时代主题,囊括个人、社会和国家。题目的设置不仅能展现学生文章写得怎么样,还能体现文章背后的人格和修养。
--贴近生活,富有时代气息。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田云等一线教师认为,生活化是今年高考作文题的一大特点,考题中纽带、车、书店等都是学生身边的事,这让学生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容易有表达的欲望和发挥的空间。
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表示,贴近考生、贴近现实生活,使考生感到熟悉、友好,更易产生思想情感共鸣与交流,是作文试题命制的努力方向。国家热点战略“一带一路”、大众娱乐活动“广场舞”、几乎人人在用的“移动支付”等关键词,让人耳目一新。
--融古通今,传承发展文化。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表示,全国Ⅱ卷作文题选取了六个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诗词文学名句,要求学生不是用静态记忆来传承文化,而是合理引用,从中解读出相应的意义,使优秀传统文化在使用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陈建新表示,全国Ⅲ卷的“我和高考”,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考题以40年前恢复高考这件有着时代转折意义的事件为背景,连通了数十年的历史和学生当下的个人体验,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对“高考”的独特体会和理解,也可以从更高层面,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探讨高考改革的方向。
--深邃思考,培育思辨能力。北京市京源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王晨阳说,避免高考作文套路化,培养学生的思考力是这些年高考作文的努力方向,在一些题目中已经体现。如上海的“预测”,预测的东西有很多,有巫婆跳神的预测,有黑洞理论的预测,需要学生有足够深邃的思考、足够开阔的视野才能写好。
陈建新认为,这些题目有利于那些平时重积累、有思想并在议论文写作方面有实力的考生展示其思考与议论的能力。“无论是从高中生的心理成长历程看,还是从与大学学习的接轨看,让高中生学会写议论文很重要。”
有考生表示,不流于俗套、想创新超越很难。要在考场上写出吸引人、思想深刻的文章,需要平时多下功夫。
40年变迁,高考作文改革还在路上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等专家看来,高考作文题是最能展现学生汉语文学的素养和能力的,同时也是时代变迁的投影。
记者梳理发现,从恢复高考元年的“心中有话向党说”“知识越多越反动吗”,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毁树容易种树难”“乐于助人还是悄悄走开”,再到新世纪以来的“汶川地震”“心灵的选择”,高考作文命题逐渐从宏大的政治叙事,走向关注社会热点、思辨人生人性。
“高考作文题和时代紧密相连,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社会对人性的理解更加丰富,视野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扩大。”张颐武说。
除了题材,作文体裁也有着明显的时代脉络变化。“恢复高考40年,我们的作文试题经过了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四种形式。”陈建新说,新材料作文最不容易与以前的考题雷同,有利于考生个性发挥。
张颐武认为,从高考作文可以看出今后中学语文教育的方向,那就是增加阅读量、增强逻辑能力、重视传统文化,总体上要引导学生全面提高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市高考阅卷小组副组长漆永祥认为,“高考作文命题者大可不必有太多顾忌,生活琐事、家长里短、身边故事、普罗大众,皆可出题,要尽量拉近考生与题目的距离,尤其要引导考生写他们自己的生活与感想。”漆永祥说,命题创新会激发考生作文的变化,一定会出现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新颖求变、不拘一格的好作文。(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