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红”后四川冲刺半年目标 各市州工业新政频出

作者:陈岩 来源:四川日报
2017-06-13 10:21:00
分享

聚焦

今年一季度,四川省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在全国经济总量前十大省中增速位居第一。同时,传统存量和新动能新项目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各占一半,首次实现“平分秋色”。

“开门红”后,冲刺半年目标成为全省工业战线的重要任务。为此,各市州新政频出,加快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使我省工业迎来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新局面。

A 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保持工业“稳”的底色

今年上半年,全国工业领域的最大新闻莫过于5月5日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从C919机头到航电系统,再到机舱娱乐设备、灯光、广播等,都不乏“四川造”。其中,位于德阳的中国二重承担了C919机身、机翼、起落架、舱门等7大部段上百项关键部件的研制生产,占整架飞机锻件的70%。经历深度调整后的二重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在国家级大型项目上崭露头角的川企并非只有二重。不久前建成通车的肯尼亚蒙巴萨-内罗毕标轨铁路(蒙内铁路)中,攀钢集团为其生产出口了1万多吨钢轨,占用轨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目前,攀钢钢轨产品已应用在“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与重装和钢铁同样经历深度调整的,还有白酒产业。宜宾高洲酒业再度出发,6月8日,高洲酒业生态园暨全球最大原酒基地正式揭牌;不久前,五粮液新任董事长李曙光履新,并提出“二次创业”战略举措,按三去一降一补的方式,优化调整多元产业板块,力争重新回归品牌、市场和市值的龙头地位,在“十三五”期间打造成为千亿集团。

“我们能看到,这几家企业在走出行业深度调整期后,重新出发,展现出川企新的面貌和实力。这表明,工业经济‘开门红’后依然持续向好,要归功于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总经济师黄朝阳表示,我省传统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近70%,是当下工业经济重要支撑力量,也是稳增长的主要力量。因此,我省对传统产业育新非常重视。前四月,全省技改投资2047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较一季度回升0.3个百分点,技改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邓翔表示,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有助于全省工业经济保持“稳”的底色,有了“稳”这个前提,才能进一步“稳中求进”,推进新旧动能加速切换。

B 新产业新项目新技术涌现 由点及面产生聚集效应

5月18日,绵阳发生了两桩喜事——绵阳与汉能控股集团举行签约仪式,投资超过400亿元的汉能移动能源产业园项目正式落户绵阳,包括全球技术领先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全太阳能动力汽车制造等;中国(绵阳)科技城大数据产业研究院在绵阳科创区揭牌,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大数据战略智库、大数据工程应用研究中心和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

两个项目颇具代表性,前者是400亿元的“巨无霸”项目,为绵阳乃至全省新能源产业补齐产业链,优化整体结构;后者开创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和应用,推动这个方兴未艾的新兴产业落地生根。

新产业、新项目不仅在绵阳涌现,在“一墙之隔”的德阳,5月16日,一台长114米、总重量近800吨的庞然大物在中国水利水电夹江水工机械有限公司德阳分公司下线,它不仅创造了省内最大直径盾构机的纪录,而且打破了这个领域基本被外资企业和省外企业垄断的局面。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高端装备制造业中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意义不仅在行业本身,对于我省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都有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

邓翔认为,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点”上不断涌现产业新元素,将使“面”上累积优势,产生聚集效应,最终改变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

继今年2月投资90亿美元的格芯12英寸晶圆项目“落子”成都,格罗方德又启动在川第二步计划,5月23日与成都签约,计划投资超过1亿美元,用6年时间在蓉建立一个世界级的FD-SOI生态系统,助推成都成为全球卓越的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中心。由点及面的改变正在发生。

C 各地新政频出 打出稳投资扩市场降成本“组合拳”

冲刺半年“小目标”,产业实现“多点开花”,得益于各地新政频出。

5月23日,雅安成立重点投资项目代办中心,中农批(川西)物流园、天立教育、成雅快速通道3个项目签约为首批项目,其行政审批等将由代办中心免费办理。让“投资者跑审批”变为“代办中心来跑审批”,解决了跨层级、跨部门的业务协调和联办机制问题,实现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和监管的有机结合。

此前一个月,内江设立项目综合推进中心,与雅安的举措异曲同工,把项目监管、服务责任精细化、具体化,将项目推进从“上半场”的资金争取、项目审批和立项等,延伸至“下半场”的项目建设监管和服务。成立仅10天,该中心就对20个推进滞后的项目进行了首轮督查,发现问题30余个。

政府层面多措并举,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关系。仅上半年,省级就组织两次督查,包括“走基层促开局”专项调研和一季度工业经济“开门红”专项督查,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坚持统筹抓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着力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动工业经济止滑回升。

压力层层传导,成都、乐山、泸州等11个重点工业市纷纷出台稳投资、扩市场、降成本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打好“组合拳”,以政府有形之手托底,避免了趋势性的惯性下滑,顺利实现了工业经济超预期增长。仅在成都,由于措施得力,前4月就完成工业投资704.9亿元,同比增长22.6%,增速高于全国18.8个百分点。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在省级层面,将深入推进铁路运输量价互保,组织成都铁路局与钢铁、矿山、白酒等行业重点企业开展大宗物资运输对接,清理规范公路、港口、机场、铁路等经营性收费和进出口环节收费,降低运输成本。此外,输配电价改革也正在加快推进。(记者 陈岩)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