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推动“中优”多点发力 五城区加快建设高品质高能级生活城区

来源:成都日报
2017-06-15 13:54:00
分享

成都推动“中优”多点发力 五城区加快建设高品质高能级生活城区

  人北中央商务区效果图。

优化中心城区功能,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三降两提升”的“中优”部署,为成都市中心城区的发展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中心城区是城市的核心功能区和力量最强的极核,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城市的能级和层次。成都要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必须要通过‘中优’推动中心城区功能升级进位,为城市发展确立新的标杆。” 6月1日至2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前往青羊区、金牛区、成华区、武侯区和锦江区,调研“中优”工作推进情况,并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对“中优”工作作出了更加细致的安排和部署。

不同于“白纸作画”,成都市中心城区是全省发展最成熟、人口最密集、对外交往最频繁的区域,城市发展转型升级的难点恰也在于此。推动“中优”落地落实,成都市中心城区怎样在行动?连日来,成都日报记者深入各城区进行了实地探访。

用规划力量推动“中优”

紧邻水井坊博物馆,一片5亩大的停车场将变身小游园。“按照规划,这个小游园将形成四季色彩分明的景观,并增加慢行功能。”锦江区水井坊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水井坊历史文化街区小游园规划正在完善阶段,不久后即将启动施工,将极大地提升片区人文内涵和城市品质。

在城市核心地段,停车场变身小游园,这只是“中优”的一个缩影。通过规划引领,着力解决中心城区开发强度过大、产业层次不够高、休闲空间不足、社区人文特色不明显、生活环境有待改善等突出问题,各城区正致力于强化城市设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锦江区将在10月前完成《锦江区总体城市设计》,12月底前全面完成大慈寺南北片区、东大街一心桥片区、潘家沟片区城市设计;还将启动东大街地下空间综合利用项目,9月底前完成方案深化及控规调整,建设核心商业区地下慢行系统和地下商业街区,成为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示范项目。

青羊区着眼全面增强城市承载能力,统筹兼顾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产业规划,对区域规划、专项规划进行优化完善,预计3年内完成5所学校、3个医院和1个养老中心的建设以及127条背街小巷的提档升级;建成绿道35公里和1个公园、21个微绿地和小游园。

金牛区则将加快区域六个功能区核心区的城市设计和控规优化,制定规划管理技术导则和重点区域的分级管控机制,以实现“三降两提升”的目标,使金牛宾馆示范片区配套及基础设施、绿化用地增加30.5%,人口密度降低13.3%;茶花示范片区人口密度降低5.6%。

用产业力量推动“中优”

中关村京外首站——中关村领创空间成都创新中心落子成华区,“开张”不足一月已有12家企业入驻运营。除此之外,还有多家企业正在做入驻前的场地装修,包含电子信息、智慧城市、智慧环保、大健康、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众多“双创”产业。

在今年初举办的首届南美洲拉巴斯国际电影节上,电影《永远的绿盖头》荣获了“2016年度最佳故事片奖”;在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电影展上,该片又获“特殊贡献奖”。这个优秀的电影作品,出自武侯区一家本土文化企业,为成都文创产业登上国际舞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个领创空间,一部获奖影片,折射出中心城区按照产业生态圈建设理念,从新产业培育入手,用市场的力量推动“中优”。

青羊区则启动了四川省军民融合航空整机产业基地示范园区建设,为“军转民”“民参军”提供重要载体,预计今年该区军民融合认定企业将达到50余家,军民融合产值将力争突破255亿元。锦江区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和显著差异化的商圈,重点推进成都中央商业区、锦江国际新城商业区、成都东部新城商业区三大商业中心建设,坚持高端融合,突出错位发展,细分消费群体,提升商圈核心竞争力。

用极核力量推动“中优”

沿着人民北路一路向北,迎面扑来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新华印刷厂南片区改造项目即将启动,项目总投资高达60亿元以上,将打造复合功能的城市商业综合体;新华印刷厂北片区,总投资近50亿元的花千集项目,以一周一层楼的速度“长个子”;人北成铁局片区,一期已经拆出了一大片空地,二期也即将启动搬迁工作……在成都老城北片区,人北中央商务区即将崛起。

“人北中央商务区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火车北站升级改造,是用枢纽能级的极核力量推动‘中优’。”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火车北站扩能改造工程将于2019年结束,届时站场面积将达8万平方米,并有4条以上的高铁通过,将形成强大的要素聚集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为区域经济的腾飞提供动力。

用能级的力量推动“中优”,作为成都东客站所在地的成华区,已经充分感受到成德绵乐同城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在东客站片区,将集聚发展以酒店会展、医疗康养、金融商贸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枢纽经济发展区,这里将新建两座250米以上的超高层标志性建筑,东广场东侧将“长出”两座300米高的双子塔。(白洋 记者赵一 陈方耀 粟新林 李自强 文/图)

专家声音

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常晓鸣:“一尊重、五统筹”是新时期做好城市工作的重要方法论。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各中心城区结合自身条件禀赋,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和行动,积极推动空间、产业、规划建设转型升级,值得点赞。但优化中心城区功能毕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合理布局空间与产业结构,实现不同城区互补发展;如何壮大改革、科技、文化等新动力;如何更好统筹生产、生活与生态布局,这些都是摆在中心城区建设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