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非遗节上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展新颜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6-16 15:50:51
分享

第六届非遗节上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展新颜

哈密刺绣图样

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2017年6月10日至18日在成都举行。本次非遗节首次设立“中国传统工艺设计暨研培计划成果展”,旨在总结2015年至2016年研培计划和传统工艺工作站的成果,同时也向公众展示我国在保护发展非遗等传统技艺方面的探索和举措。

色彩绚丽的维吾尔族图案被应用在耳机、笔记本、抱枕等生活用品上。一踏入位于世纪舞西展厅的“中国传统工艺设计暨研培计划成果展”中的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展位,一股浓浓民族风扑面而来。独具维吾尔族特色的花纹和刺绣不仅用于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上,位于展位中间显著位置的两件高端礼服上也点缀了些许维吾尔族刺绣。“这两件礼服总价值超过30万元。每一个绣片都是绣娘一针一线手工缝制的,属于我们工作站高端定制系列。”据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负责人王智翔介绍。

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纲要关于“振兴传统工艺”的要求,2016年3月11日,文化部支持雅昌文化集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哈密地区,通过三方合作的方式,成立了全国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工作站建立和运行的目标是提高哈密地区传统工艺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提高从业者收入,带动农牧民就业增收,对新疆维吾尔族刺绣保护、传承和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工作站初期专攻维吾尔族刺绣,目标也十分明确,就是提高当地传统工艺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提高从业者收入,带动农牧民就业增收。”王智翔坦言,围绕这个目标,工作站第一阶段主要进行产品推广。“将新疆哈密传统工艺——色彩鲜艳的刺绣,通过产品,融入民众日常的生活,让大家知晓维吾尔族刺绣。”可是,早已经是自给自足的状态的维吾尔族刺绣,市场占有率可想而知。市场的需求又是到底是怎样?又该如何进行市场定位?这一切都是未知数。为此,哈密工作站决定“投石问路”,将市场分为高端定制、中等成衣品牌和低端文创产品三类。“高定类主要面对的消费者群体较为单一;成衣品牌产品价格在千元左右,主要面对青年消费者;文创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大,更多面对的是旅游者这一消费群体。”

据了解,雅昌文化集团先后组织灌木、密扇、MOODBOX等设计师团队进驻哈密,组织研习、开展培训、带动当地绣娘设计产品,提高水平。2016年4月,组织50余名绣娘赴广州大学参加培训。工作站的成立提高了绣娘收入,扩大了从业队伍,培训了“密作”品牌,提升了当地传统工艺发展水平。

王智翔告诉记者,通过对哈密当地绣娘进行集中培训,再向绣娘派出订单。曾经那些自给自足的维吾尔族绣娘,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刚到哈密的时候,了解到当地有一个绣工特别厉害的年轻绣娘,原本她在一家面馆打工,每个月只有900元的工资,我们将她纳入我们的培训计划,现在她每个月基本收入都过万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增加了,工作站的第一阶段目标也实现了。

据王智翔介绍,当前工作站已经新开发了798种含哈密刺绣元素的新产品,其中主要分三大品牌:灌木380种、密扇118种、MOODBOX300种。参加工作站验配绣娘人群3770人次,已有828位绣娘参与到哈密维吾尔族刺绣“振兴计划”当中。

“这是我们收集的绣品花样。”王智翔指着一排排整齐的黑色小方格告诉记者,“通过收集绣品花纹样式,更好避免绣娘被打扰,能让绣娘专心创作,并且我们会统一对绣品花样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王智翔坦言,“这也是为我们第二阶段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阶段,我们准备在总结第一阶段的经验基础上,系统进行学术研究,通过学术研究来更加准确定位和振兴哈密维吾尔族刺绣。”

据了解,“传统工艺工作站”是落实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要求的创新举措,由文化部支持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高校、企业和相关单位到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与当地传承人、企业和行业组织合作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帮助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培育本土品牌,拓展销售市场,培养传承人群,扩大就业范围。

在本届非遗节上,首次对木真了湘西传统工艺工作站,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驻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驻贵州雷山传统工艺工作站,故宫博物院驻安徽黄山市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和雅昌文化集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驻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进行集中展示。

世界独一无二的赫哲族鱼皮衣

第六届非遗节上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展新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传承人尤文凤

棉麻、丝绸、牛羊兽皮……除此之外,你所能想到的服装面料还有哪些?用鱼皮做衣服,你能想象吗?

说起鱼皮衣就不得不提起赫哲族。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现有4600多人。由于生活环境中的鱼类资源丰富,赫哲人祖先在打鱼狩猎时为遮挡风寒,用鱼皮做衣服,而被称为“鱼皮部落”。

在“中国传统工艺设计暨研培计划成果展”上,几件有着灰白鱼纹肌理、散发着浅浅鱼腥味的鱼皮衣吸引了众多市民的注意。“是的,这是我们赫哲族的独有服饰鱼皮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传承人尤文凤不厌其烦地向每位市民作着介绍。

今年60多岁的于文凤自幼跟着母亲学习做鱼皮衣,至今已逾半个世纪。如今,尤文凤已把这手绝活传给了三个儿媳妇,并且收了60多个学生。于文凤告诉记者:“全世界只有赫哲族会做鱼皮衣。鱼皮衣的制作技艺工序复杂繁琐,分为扒鱼皮、晒干、熟皮、拼接、缝制五个关键步骤。”她说:“黑龙江、松花江里的70多种鱼类基本上都可以取皮做衣,但常用的主要是鲢鱼、鲤鱼、大马哈鱼、草鱼等十几种。一件成人穿的鱼皮衣至少耗时2个月,需要用掉60多条10多斤个头大小的鱼的鱼皮。”

谈及赫哲族的鱼皮衣的手工技艺与民族文化,于文凤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我们赫哲族的鱼皮衣制作技艺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首批国家非遗名录了。尽管现在我们不穿它了,但作为体现着先祖智慧的这一古老技艺不能丢。”

于文凤对自己做的每件鱼皮衣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现场,她热情地介绍着鱼皮服饰图案形象的每个细节:“这是布谷鸟、蜥蜴、风神、鹿、熊……我们赫哲族信奉万物有灵,这些图案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文化。”末了,她将鱼皮衣的一角覆在参观的市民手背上,“感受一下,它是温暖的。”

“我们赫哲族不仅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鱼皮衣,还有2011年入选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项目——赫哲族伊玛堪说唱。这些优秀传统文化都值得好好地继承与发扬下去。”于文凤说。(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