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实施“三大工程” 争做公共机构节能“领跑者”

作者:刘静 来源:四川日报
2017-06-19 10:54:00
分享

公共机构节能在全社会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示范性。成都市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和美丽中国典范城市进程中,扎实开展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积极发挥公共机构的示范导向作用。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围绕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景,近年来,成都市认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动生产体系、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绿色化,努力改善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碧水蓝天、森林环绕、绿树成荫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努力让成都的天更蓝、水更绿、城市更亮丽、生活更宜居。

全市6000余家公共机构,其能耗总量只占全社会的4%,但公共机构和公务人员的示范引领带动效应十分突出。“十二五”以来,成都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以节约型公共机构建设为主线,以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创新开展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和行为节能等工作,圆满完成公共机构节约集约利用能源资源各项目标任务,有力引导全市广大公共机构和干部职工在全社会低碳节能之路上,作好表率、走在前列。

5年来,成都市公共机构能耗总量增速放缓,2015年综合能耗较5年前下降21.78%,能源资源消费总额下降10.57%。能耗结构渐趋优化,原煤比重下降4.34个百分点,电力上升4.5个百分点,天然气上升2.37个百分点。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人均综合能耗下降23.64%,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20.92%,人均水耗下降18.87%。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坚定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尊重自然、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经过反复论证修改,《成都市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即将正式印发。通过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培育形成勤俭节约、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为重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景色贡献广大公共机构和干部职工的力量。

《规划》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明确了节约优先、提升能效;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绿色引领、低碳发展;机制创新、科技革新;示范导向、整体推进等五大工作原则,突出行为节能、管理节能、科技节能、依法节能工作重点。以2015年为基数,到2020年实现全市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下降12%、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1%,人均水耗下降15%。

《成都市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规划》三大工程点击:

●重点项目节能先行工程

——绿色建筑改造。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强建筑机房节能管理。到“十三五”末,绿色数据中心能耗平均降低8%以上,平均电能使用率(PUE)达到1.5以下。

——节地节水工程。重点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大力推广中水、雨水等非常规用水的回收循环利用。公共机构节水器具使用率80%,全部实现用水分户计量,按用水功能区分别安装二级水表。

——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公共机构废旧电子产品、建筑废弃物、办公用品的循环综合利用,废旧物品回收率达到80%以上。

●典型项目示范引导工程

——推进机关节能。在机关办公区开展屋顶绿化、中水雨水回收利用等试点,集中办公区公共区域全部完成LED照明改造。全市机关办公区争创30家节约型示范单位、1家能效“领跑者”,机关集中办公区全部建成节水型单位。

——推进学校节能。多形式多途径宣传节约文明,支持师生参与节能环保实践活动,持续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争创21家节约型示范学校。

——推进医院节能。加强日常管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全市争创2家节约型示范医院、1家能效“领跑者”。

——推进场馆节能。强化日常节能管理,探索场馆能耗定额管理制度。全市争创7家节约型示范场馆。

●创新项目特色引领工程

——探索设立虚拟“公物仓”。利用“互联网+公物仓”模式,优化办公家具、设备、物资等市场化配置。

——建立公共机构“大数据”平台。完善能源资源统计系统,公共机构的行政、业务、后勤服务及其他功能区域分区计量率达到100%。

——深入推行“4+6”公务出行保障模式。倡导“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方式。

——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引进社会资本利用既有停车位参与充电桩建设和提供新能源汽车应用服务。配备更新公务用车总量中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达50%以上。

——全面开展“标准化”食堂创建。推广应用高效节能节水灶具等设施设备,引导绿色食品采购,建立绿色食堂评价标准。(刘静)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