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新生二孩占新生儿四成以上,政策效应逐渐显现。”6月15~16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中国人口报社、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全面两孩政策与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专题研讨会”在粤召开,来自广东、浙江、江苏等20多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卫计工作者参加会议,共商加快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雪华
广东:生育年龄有越来越高的趋势
根据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新增人口150万,其中,新出生人口近130万。城市分布上,广州、深圳两个超级大城市的常住人口数量增加最多,分别比上年净增54.24万和52.97万人,两市人口增量占同期珠三角常住人口增量的86.31%。
“数据显示,(本省)二孩出生人数持续增加,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全面两孩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刘银燕说。
最新的2017年1~4月统计,常住人口新出生二孩27.73万人,占新生儿出生量57.37%,比2016年再提高13.28%。
对于广东今年“新生二孩占出生人口五成以上”这一情况,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指出,预计今年和明年,都是广东二孩出生的小高峰,之后将回落。
董玉整特别指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35岁以上的高龄孕产妇比例明显增加。今年1~4月的比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七成,广州等一些珠三角城市,甚至增加了近一倍。这就反映出一些人是在“补救式生育”,同时也反映出人们的生育年龄有越来越高的趋势。这样的形势,给卫生计生的资源分配使用,带来一定压力,也将给托幼以及幼儿园等工作带来挑战。
为什么广东“最能生”
对于“广东最能生”的说法,董玉整分析,这主要是从新增出生人口的总量上来说的,有报道说,2016年广东新增二孩40.7万人,对于广东新增出生人口相对较多要辩证地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 广东人口基数大,常住人口有1.1亿人,所以在总量上出生人口数字相对较大,也属正常。
2 广东的生育环境相对友好,人们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能够较好地统一。比如,广东的离婚率在全国相对较低。
3 广东的人口城镇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是影响人们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一个现实因素。
专家:鼓励生育方可保持生育水平
研究会上,专家一致预测,像广东这样的“补救式生育”、二孩累积效应释放后,生育水平将趋于回落。同时,伴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化推进以及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长期来看我国生育水平有下行趋势。
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副司长周美林认为,生育意愿的高低,归根到底得由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决定,因素包括:生育成本社会分担机制亟待完善;个人或家庭生养子女负担重,存在“不想生、不敢生、养不起”难题;个人或家庭收入、健康、年龄、住房、公共服务供给情况等制约。
我国在今后几年,因为政策调整累积的生育势能逐步释放后,在当前政策环境下,生育水平存在下行趋势,城镇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也可能进一步抑制生育水平。
能否进一步鼓励生育呢?对此,周美林说,按发达国家鼓励生育政策发挥积极作用的经验,能!在鼓励生育后,俄罗斯生育水平从1.16增至1.7,德国从1.3增至1.4,法国从1.6增至2.0,日本从1.26增至1.5,而韩国的生育意愿在控制生育的政策停止、鼓励生育的政策出台后,出现回升,恢复至更替水平(1.8~2.1)之上。
这些国家可供我国借鉴的鼓励生育有效经验主要围绕性别平等、家庭发展、社会支持等,大致四方面:一是实施带薪育儿假期;二是完善婴幼儿托育照顾服务;三是保障女性就业机会;四是提供减免税收等政策优惠。
二孩生育“现实很骨感”
研讨会现场,很多专家学者对于保持生育水平态度保守,甚至认为“十三五”期间的出生人口数量反弹是“一过性”的,堆积出生结束后,出生人口规模还将走低,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原新教授的观点具代表性——我国保持低生育率的内生性因素越来越稳定了。单纯靠政策来鼓励二孩生育“现实很骨感”。正是因此,2016年数据显示,虽然有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政策出台,但预计的二孩生育人群里仅28%真正生了二孩。
不敢生:收入、时间、直接生育成本、间接生育成本、托儿、幼儿抚育、产假、妇女在生育与工作间平衡、老人赡养现实、第一孩的态度与性别、婚姻习俗、高昂的房价、养育方式……
推迟生:小年龄主妇的家庭计划、解除避孕措施问题……
不想生:观念转变、丁克理念与接受度……
不能生:不育不孕问题、妇女年龄、孩子谁带大……
已生了:比如超生漏报。
时间差:需要经过讨论、计划、备孕、怀孕、生产等全流程。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