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3年 四川非遗传承人用黄金白银手工做出无价之宝

作者:吴晓铃 来源:四川日报
2017-06-29 10:43:00
分享

耗时3年 四川非遗传承人用黄金白银手工做出无价之宝

倪成玉工作现场。

耗时3年 四川非遗传承人用黄金白银手工做出无价之宝

  “金银花丝嵌宝金沙太阳神鸟花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者按

倪成玉耗时3年手工完成迄今为止中国银花丝球状立体器物中最大的一件;杨德全孜孜不倦研究蜀绣创新针法……在四川,有一群“资深”非遗传承人,他们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开拓创新,兢兢业业地在自己的艺术园地里耕耘,为时代奉献出一件件传世精品。本报特别推出《巴蜀工艺 匠心独具》系列报道,走近这群巴蜀艺匠。

刚刚闭幕的第六届成都国际非遗节上,在“巴蜀工匠·非遗精品展”参观的观众,往往都会在一件晶莹剔透的金银花丝嵌宝石的花薰器物前长久驻足。这件花薰高84.5厘米、宽54厘米、长75厘米,重达21斤。不仅器形巨大,而且在以金丝和银丝为主体的器物上,还镶嵌了数百颗翡翠、祖母绿、红蓝宝石等珍宝,华光璀璨,分外夺目,堪称精品展的“镇展之宝”。

成都银花丝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这件“金银花丝嵌宝金沙太阳神鸟花薰”的作者,是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银花丝省级非遗传承人倪成玉。年过七旬的她,耗时3年完成了这件迄今为止中国银花丝球状立体器物中最大的一件。

创新“无胎成形”技术

这件花薰,以太阳神鸟为元素,带有明显的古蜀文明烙印。花薰两侧口衔金球的太阳神鸟展翅欲飞,古蜀青铜器独特的纹饰,则为花薰在华贵之外增添了几分古典气质。

多年以前,倪成玉在金沙遗址博物馆看到太阳神鸟金箔,震撼于古蜀先民在几千年前不用机器和模具,就能做出镂空、翩翩欲飞的神鸟造型,由此萌发了创作太阳神鸟花薰的念头。

“银花丝早在汉代就已出现,在明清时达到鼎盛。”倪成玉说,细如发线的银花丝因为不同的穿搓运用,将首饰之美达到极致。

然而,银花丝平填花丝的工艺,必须有模胎才能完成。倪成玉说,“如果制作一个银花丝花瓶,就得先做一个花瓶模具,再于模具上起丝。这种方法,既不适用于做复杂的造型,也不适合做大件器物。”30年前,倪成玉所在的成都金银花丝制品厂接到美国大型花瓶的订单,作为设计人员的倪成玉大胆创新“无胎成形”技术,让以前只能做首饰或小摆件的银花丝,终于有了制作传世“重器”的可能。

“无胎成形”,简而言之,是把巨大的立体器物分解成无数个小平面,每个平面单独成形,再块块焊接。它要求设计人员拥有超强的计算能力。制作太阳神鸟花薰,“哪怕一根羽毛、一个小零件,也要单独设计图纸。大到每部分的制作技法,小到花薰四足的承重以及到每部分的丝号粗细,都要分别标注和计算。”倪成玉说,这件花薰,仅丝号就设计了20多种,就连金银丝热胀冷缩的比例都要计算到。

数百张图纸,堆起来有一尺多高,花了一年时间。

3年手工磨出百万珍品

手工制作一个银花丝大件,动辄就要数以年计。

首先要拉丝。倪成玉工作室内,拉丝板上翻了四五十个不同直径的孔,根据器物需要,拉丝板可以拉出不同尺寸的金银丝。如今,拉丝的程序可以由机器完成,但在以前,拉丝全靠手工,好的师傅拉出的丝,可以粗细均匀,不易拉断。

之后,3根一缕被搓成回纹丝、桂花丝、波浪丝等不同的纹样,再由工人用镊子掐出想要的轮廓线,有了轮廓,器物才不会走形。

成都银花丝“平填花丝”的特色工艺,从此时才算正式动工。倪成玉说,这个环节,靠的还是手艺人的经验和手上功夫。这件花薰,就是她和学生从一根羽毛、一朵花开始,慢慢填充出来。

“银花丝经不起二次返工。”倪成玉说,金银花丝的制作,本身就有一定损耗。然而金银都是贵重金属,因返工而出现的损耗,远非手艺人能够承担。为了一次成功,倪成玉甚至连焊接都自己研制配方,既可以保证焊接时金属快速融化,还能避免成形后器物脆裂。

3年时间,这件花薰有这样一组数字:用银5629克、金411克。红珊瑚78粒、碧玺152粒、绿松石123粒、红宝石10粒、蓝宝石7粒、祖母绿2粒、翡翠2粒。仅材料成本,就高达近百万元。

倪成玉显然无力支付这种成本。她欣然接受了成都一家珠宝企业负责人的合作模式:对方出资,她出力,工艺品最终归对方所有,她拿劳务费。如今,这件花薰准备拍卖的底价是600万元。

“这些和我都没关系了!”倪成玉语气淡然,“我就喜欢享受这个创作的过程,就喜欢银花丝玲珑剔透的美。希望通过我的手,让这种美能够世代传承。”(记者 吴晓铃)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