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祖国20年 川港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同心谱“恋曲”

作者:袁婧 曾小清 来源:四川日报
2017-07-01 09:51:00
分享

香港回归祖国20年 川港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同心谱“恋曲”

6月仲夏夜,一曲《天龙八部》在成都某音乐厅奏响,在台上演奏的是香港中乐团。更早之前的2月,香港九龙公园内,大熊猫彩灯、大熊猫剪纸、大熊猫摄影图片等引来围观。这是首届香港欢乐春节文化庙会上的“熊猫故里·锦绣四川”活动。

无论是来川的香港中乐团,还是在香港举办的四川主题宣传活动,都是川港两地交流交往的体现和延续。香港回归祖国的20年,也是川港交流合作不断深化的20年。这20年,川港同心谱写了怎样的“恋曲”?

抓商机

香港是四川最大境外投资来源地

6月29日,天府丽都喜来登酒店,近40名远道而来的香港企业家从这里出发,到广安考察投资项目。活动组织者之一,是中国香港(地区)商会-成都会长、成都冠城集团实业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洪清农。他所在的冠城集团,是早期入川港资企业中的代表。

地产、贸易、金融、商业物业租赁、电力燃气、餐饮……20年来,敏锐的香港企业嗅到了四川商机。

成都远洋太古里、香格里拉大酒店、周生生、和记黄埔、新鸿基、新世界……20年来,四川人已对身边的香港品牌耳熟能详。

来自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四川累计批准港资企业已有4909家,香港成为四川最大境外投资来源地;同时,四川已在香港投资设立了159家企业,核准总投资11.9亿美元。

贸易往来,有来有往。去年5月,“创新升级·香港博览”活动在成都举行,吸引了超过150家,涵盖了20多个行业的香港服务企业及机构参展。同年9月,四川代表团访港,18个项目现场签约,投资总额达到62.32亿美元。更令人振奋的是,今年5月,香港城市大学成都研究院正式启动运行,这不仅是香港城市大学在中国西部的首个产学研合作平台,也是对接内地市场需求、产业和资本资源的创新创业平台。

扩领域

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互动多姿多彩

作为“香港文化大使”,今年6月已是香港中乐团第三次来川。“我们希望与四川开展更多文化和艺术交流。”首席指挥阎惠昌透露,他们将与四川的音乐院校及乐团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人文互动不仅限于艺术领域。截至目前,川港友好姊妹学校共计34对,“四川大学生香港行”系列活动,累计选派了我省40余所高校近1500名学生赴港,接待了800余名香港学生来川交流实习。

“我会经常参加川港两地的学术研讨活动。”正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香港人曾皓说。香港浸会大学研究生何海韵来自成都,她已经在香港呆了6年。“在香港,有很多四川老乡。”何海韵说。

此外,四川与香港签署了“医疗卫生交流合作意向协议书”;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与香港儿科医学院基金会签署了合作计划;香港儿科医学院基金会3年内将为四川省培训300名医护人员……20年来,川港两地的人文互动领域不断扩展,愈加多姿多彩。

援灾区

川港两地友谊持续升温

去年10月,省道303线映秀至卧龙段交工验收,历时8年的香港援助四川“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随之圆满结束。

“我给援建工作打100分。”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来川考察援建项目时表示。在她看来,成绩的取得,不单有香港特区政府的努力,还有赖于党中央的支持以及四川政府的大力协作。

据了解,香港特区政府援助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共189个,援助资金100亿港元,包括教育、卫生、社会福利、文体等公共服务项目,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和卧龙自然保护区重建,以及医疗、康复、心理抚慰等支援服务项目。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香港特区政府再次捐赠资金1亿港元,用于购置医疗卫生、交通、消防、环保及市政类的应急赈灾设备。

为感谢香港对卧龙自然保护区的援建,2016年5月,重建后开园的中华大熊猫苑对香港市民免费开放。“香港对四川的援助无疑深化了两地友谊。”来自香港的环绮化工(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倪子亮说。(记者 袁婧 曾小清)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