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李淼 侯冲)7月10日,骄阳似火中,唐昌镇战旗村“五季香境”的旅游商业街区正在热火朝天加紧装修,这片“牛气十足”的乡村旅游综合体,集星级乡村度假酒店、情景式美食体验街区和生态风情休闲中心于一身,将于明年初开门迎客。
“牛气”来自于脚下的土地。2015年9月,这块13.44亩的土地,作为全省第一宗(全国第二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挂牌出让成功,每亩52.5 万元,成交总价706万元,创下全国首轮同类入市地价的最高纪录。
不仅夺得农地入市价头筹,作为农村改革发源地,四川在新一轮农村改革继续发扬川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不仅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阶段性突破,更是在全国创下“八个第一”“五个率先”,成为全国农村改革一面旗帜。
四川省委农工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初步梳理,我省还成立全国第一家综合性农村产权交易所、第一个开展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第一个出台《全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第一个创新设立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的“贫困户优先股”,同时,全国第一个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建成全国第一套农业农村改革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级改革试验区数量和试验项目全国第一。
2014年9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成都高规格召开全省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第一个响亮提出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的深化农村改革的主攻方向,全省农村改革从此全面提速、扩面、拓深。
2015年,依托成都市2008年挂牌成立的全国第一个农村产权流转综合服务平台,四川要求具备条件的市县逐步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乡镇设流转交易服务站,建设全省统一的信息系统和信息平台。截至2016年底,成都市农村产区交易所已同10个市州、83个县市区联网运行,累计交易额570亿元,在全国同类交易所中稳居第一,同时,全省11个市州、152个县市区已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1855个乡镇设立流转服务站。
交易平台建立后,土地权能不断得到拓展。早在2013年,四川就在9县启动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继而全省铺开,至2016年底,在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等方面成效斐然,累计发放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7.6亿元。
国家也不断将各种改革“试验田”选址四川。2014年12 月,成都市、内江市中区、巴中市巴州区、眉山市彭山区跻身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批准数量为全国第一,试验项目同样居全国首位。
为筑牢改革实效,四川及时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梳理筛选出长期、稳定、可量化、可考核的33类改革事项,共设置17项指标,部分项目还设置二级指标,单项指标总数达33个,基本建立起农村改革评价指标体系。
面对脱贫攻坚头等大事,四川更是从改革精准发力,财政支持从“发钱”式雨过地皮湿的扶持转向培育“造血”机制,探索财政支农项目资产收益扶贫新模式,财政支农资金形成的资产,划出一部分设立贫困户优先股,切实帮助贫困户增收。
四川还在全国率先创新开展农村产权“多权同确”、率先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两股一改”、率先开展农业补贴改革试点、率先部署新产业新业态工作、率先开展衣村改革系统集成试验。
确权是改革的基石。四川从2014年开始全面启动确权工作,总结推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小型水利工程等农村各类产权“多权同确”做法,2016年底完成外业调绘指界、农户签字的确认面积占应确面积的91.2%,质量和进度均居全国前列。摸清家底后,四川在10个县市区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试点,成都市温江区探索出土地股权化、集体资产股份化、集体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的“两股一改”经验,在全省推广。
作为农家乐发源地,我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一直引领全国。面对“蓝海”,四川2015年及时出台意见,大力培育乡村旅游、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农村电商、农村养老服务、农村文化创意“五大新兴产业”,探索做法还写入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同时,在传统粮田做改革文章,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3项补贴政策合并,设立“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将财政的钱花到刀刃上。
为避免改革单打独斗,四川在抓好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同时,选取荣县、安岳县等16个县市区开展省级农村改革综合试验,把农村改革亟需突破的事项整体纳入,不断提高改革整体性、协同性,将全省农村改革引向深水区。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