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产业生态建设技术创新如何跟上?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作者:陈碧红 张明海 来源:四川在线
2017-07-12 10:18:28
分享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陈碧红 张明海)加强技术创新供给,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7月12日,在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产业新政50条”发布会上,成都市提出要全力争创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根据正式出台的《中共成都市委 成都市人民政府 关于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 态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产业能级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成都将在技术要素源头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创新创造、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创新创业服务能力、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等方面加强技术创新供给。

A、争创军民融合为特色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成都将支持在蓉高校“双一流”建设;支持在蓉科研机构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家级科研基地。在电子信息、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加快布局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积极承接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链建设项目,支持高校、院所和企业争取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落户,全力争创以居民融合为特色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B/ 最高2亿元支持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

鼓励高校院所、龙头企业、投资机构等共同建立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给予最高2亿元支持。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给予最高50万元补贴。

对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实施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制造业创新中心,给予最高300万元支持,力争形成5家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

参股规模100亿元的四川省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C 成都将大力首购、订购企业创新产品

支持企业创新创造,成都将完善政府首购、订购创新产品制度。

加强新产品应用示范,促进重大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市场化应用,按照采购金额20%(生产企业、应用企业各10%)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对企业牵头承担的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给予国家实际到位经费10%最高100万元地方配套。

鼓励高校院所和企业开放大中型科研设备仪器和研发平台,为各类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等服务,分别按照服务总费用给予提供方不超过10%和使用方不超过20%的补贴。鼓励企业家依托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平台等资源创新创业,积极培育具有跨界、自成长、生态圈特征的“独角兽”企业。

促进军民融合创新,对军民融合企业在蓉独立或联合实施的军民两用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按企业技术研发投入的20%给予最高300万元补助。

D 最高1000万元引导资金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深化科技成果“三权”改革,推广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经验,推动更多科技成果确权和转化。

引进培育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完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按技术合同中实际发生技术交易额并在本地转化的,给予最高技术输出方3%、吸纳方3%和中介方2%,共计8%的普惠补贴。

推动在蓉高校院所联合地方、企业共建环高校院所知识经济圈,承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溢出转化,提高本地转化率,给予最高1000万元引导资金支持。

E/ 各类创新平台将给予大力支持

大力发展各类创新平台,构建“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推进体系,对新建的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分别一次性给予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资助;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给予一次性100万元资助;支持小企业创业基地开展提升服务能力建设;支持各类主体利用闲置资源改(扩)建创新创业载体,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

优化创新创业服务,升级改造“科创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提升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质量和效率。打造“双创”品牌,持续办好“创交会”等活动,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活动给予活动实际发生费用50%、最高50万元后补助。

F/实施专利导航产业发展专项

实施专利导航产业发展专项,支持骨干龙头企业打造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对企业创制技术标准给予最高60万元支持,对职务发明涉外专利给予最高10万元支持。

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成都运营中心、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提升国家专利审查四川中心、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援助中心服务能力。

引导设立总规模不低于20亿元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对知识产权运营机构、专利孵化器、品牌服务机构、交易和公共服务机构,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