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钱就能评职称、官网可验真?揭秘"办证"黑手段

来源:央视网
2017-07-17 01:45:03
分享

凭空捏造“官网” 服务器藏匿境外

记者调查发现,这样的假网站目前已经颇具规模。除了仿冒某些政府官网的“真身”,造假者更会凭空捏造出貌似政府名头的网站,利用多个“分身”开展证书查询。这些假网站的名字有的仅“一字之差”,而服务器却均在境外。

学历造假、职称造假的“市场”究竟有多大?或许我们可以从这个“办证机构”的网络广告上“窥见一斑”:带着不同的利益诉求,总有人想方设法用假证书,去钻审核的“空子”,破坏社会公平,挑战诚信底线。

据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张宏业介绍,买卖、使用假证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真正的受害者是普通的老百姓和群众。如果你买了假的医师资格证书,那么患者就是受害者,如果你买了教师资格证书,学生就是受害者……此外,那些通过自己辛苦学习,努力获得真正文凭、真正证书的人,他们也同样是受害者。

600余个“办证”QQ群长期活跃

通过长期调查,记者找到了600多个“办证”业务的QQ群,每个群内都有几百个“办证业内人士”同时在线,日夜不停地交流大量办理各种证书的信息。这些学历、职称、执业资格证书所涉及的行业几乎无所不包,除了学历学位,甚至还包括医药卫生、特种设备操作、建筑行业等直接关系人身安全的执业资格。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张宏业:这个是侵犯群众的利益,甚至生命。从买受人到代理机构,这都是有主观明知的。而且你买了以后再去使用这种假证,就是违法的行为。依照治安处罚法的规定,是要接受处罚的。打着代办的名义和旗号,去唆使请求人买卖这些假证,做网站的人,他触犯了刑法的“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同时也涉嫌构成诈骗罪;发布虚假信息,招揽生意的这些人,他们涉嫌构成了诈骗罪;制作假证的人,那就触犯了刑法第280条的规定,构成了制造、变造、伪造国家公文印章罪。

警方破获假证大案 60余培训机构涉及其中

学历、职称、资格对每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假学历、假职称、假资格对整个社会的危害更不容忽视。公安部门表示:将坚决开展行动,依法打击此类制售假证书的违法犯罪行为。日前,江苏南通警方就成功破获了一起公安部督办的“特大仿冒国家机关网站制售假证案”。这起案件涉及范围之广,涉案人数之多,都超出了办案人员的想象。

2000多枚伪造印章,专案组民警清点归类,就花了一周时间。而这只是本案里警方查扣的作案工具的一小部分。

各类假印章,假证书摆满了12米长的会议桌。“人社部考试中心”、“山西省人社厅”、“中航集团”、“中铁集团”、“中国盐业总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甚至解放军某部队的印章均被仿冒。此外,从初级到高级,各类被查获的职称证、任职资格证、执业资格证…总计达22000多本。而经过查证,全国有60多个培训机构涉及其中。

一案牵出3万4千余人证书造假

从2016年底开始,专案组先后在四川、北京、河北、江苏等地进行深入调查,目前已关闭虚假网站12个,查处制售假证书的所谓“培训机构”3个,摧毁地下办假证窝点2处,成功打掉了一个“网上宣传接单”、“线下制作假证”、“仿冒官网查询”的特大犯罪产业链。

南通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民警 杨开开:人员覆盖面比较大,主要是5省12市,一共抓获的人员大概有25个左右。

南通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民警 孙升:800多个仿冒网站,跟我们人事部门的一些官方的正规网站相似度都是基本能达到九成以上。有170多个正规网站是被黑客侵入的,就是被打上黑链接、暗链接的。涉及到后台人员数据有三万多,意思就是说有三万多人都是办(买)假证的,而且这些证大部分都还流通在社会。

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在本案涉嫌已经办出的34260本假证书中:教师资格类的证书13558本,占39.5%;包括会计师、经济师等在内的各类职称证书9480本,占27.6%;建筑施工资质类的证书7640本,占22.3%;普通话证书1637本,占4.7%;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181本,占3.4%;此外还有包含上海交大等名校在内的学历证,以及药剂师证、眼科医师等医药卫生类资格证近800本,占2.5%。

目前,南通警方正在加紧梳理,相关人员信息将分批通报给各地行业主管部门及用人单位。

揭开“办证黑产”冰山一角

“证书造假”为何有如此大的市场,如何治理才能“治标”又“治本”?记者在南通市看守所,采访到了本案的几名主要嫌疑人。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连嫌疑人吴某身边的人都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只知道他叫“陈老师”。

据南通市公安局民警专案组成员张捷介绍,嫌疑人吴某以前曾是北京某大学的英语老师,研究生毕业。他将假证书的需求方和供给方连接起来,从中赚取差价。

嫌疑人吴某:80%以上培训机构都是这种生存方式,有正规培训的需求,也有假证书的需求。如果不帮他把这个问题解决的话,客户是留不住的,就是A公司不做B公司做,那么A公司就把这个客户丢掉了。

做一本“假职称”成本只要10元,包含全套相关材料的印制成本也只要一百块钱左右,而这些培训机构只要做成“一单生意”就能赚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由于“搞正规培训没有做假证的利润高”,在一些如建筑类的培训机构当中甚至出现了畸形的“逆淘汰”。

吴某坦言,使用假证书即便被查出来,违法成本也很低,而假证书可以蒙混过关的原因也是没有全国统一的数据库平台去查询 。

证书查询不统一 造假者有机可乘

警方查明,该团伙在过去五年中仿冒了800多个人社和教育部门的官方网站,以山东、江苏、浙江、陕西、湖南、湖北、西藏等20多个省级人社部门的名义发放职称证书,并在假冒网站上进行所谓的“证书网上查询”。而在国内,技能证书有统一网站可以查询,职称证书却没有。每个省、市的职称证书都是分开的也让造假者有机可乘。

嫌疑人任某,27岁,进入证书造假这个行当的“起点”竟是从大学毕业时购买假证被骗开始。

几年时间里,任某制作了100多个假冒网站,而每本假证书只要能在这些假网站上被查到,就如同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价格从几百元,飙升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而任某负责将做假证的信息数据上传到自己制作的假网站里,每上传一条赚200元。到目前的4年时间里,他已经赚了300多万元。

从买假证被骗,连累全家举债,一直到“为假证验真”,开上豪华轿车,仅仅用了四年多时间。但这几年对任某来说,日子并不好过。

南通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民警张捷:他也一直是处于那种担惊受怕的状态。他所有的作案用的电脑,家里他妻子也好,父母也好,无论是谁都不允许碰一下。谁要是碰了一下他的电脑,他都要发脾气。犹如黄粱一梦一场空,做违法犯罪的事情,哪怕赚了再多的钱,到头来,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张宏业表示,公安机关下一步还要严格依法进行打击,依法进行清理网上相关的一些非法信息,对于涉嫌构成犯罪的,要坚决依法打击,而且要全链条地打击,从制作网站的,到发布虚假信息招揽人员的,到最后制作假证的这些,都要打击。同时也提醒那些试图通过购买的方式,来获取相应的资格证明、证书的这些人,也要注意,不要去触碰法律的底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