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丹巴县:文化自信,引领水子一村百姓脱贫致富

作者:徐登林 来源:四川在线
2017-10-31 19:14:43
分享

四川丹巴县:文化自信,引领水子一村百姓脱贫致富

余德春一行给群众做思想工作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徐登林 文/图)“你这个店招不改也可以,但要把丹巴县的LOGO加上去,这样就有了嘉绒藏族的文化特色。”10月31日,在丹巴县水子乡水子一村,刚出席完党的十九大的四川省代表、水子一村村主任余德春给村民李树明耐心地讲解统一店招的必要和好处。当天,水子乡精品乡镇文化墙建设正在做前期协调工作。

水子乡水子一村位于国道350线旁,该国道是甘孜州重点打造的6条精品旅游线路之一。按照丹巴县统一规划,今年,该县将建设3个特色旅游乡镇、6个旅游精品村寨,水子乡被纳入特色旅游乡镇建设,而水子一村是水子乡特色旅游乡镇建设的核心区。

作为水子乡特色旅游乡镇建设内容的一部分,今年,要对水子一村沿国道350线进行文化墙建设。“过去的灰黑石墙要喷涂成红黑白三色墙,道路两边增添花台和藏式垃圾桶,标示牌和店招统一按嘉绒藏族风格打造。”余德春告诉记者,这项工作很多群众不理解,需要一户一户地进行开导。

李树明利用自己家住在国道350线旁的优势,将两层楼的房屋开了一个餐馆,今年2月,投资7000元,做了一个白底红字的招牌“姐妹缘石锅鸡”,非常显眼。

“为了让国道旁的店招统一具有丹巴嘉绒藏族特色,建议你换个店招。”丹巴县文旅广新局工作人员蔡虹一开始坚决要求李树明撤除现有招牌。

“我投资那么大,你说换就换,损失哪个给我补?”李树明情绪非常激动,表示难以接受。

双方各执己见,相持不下。余德春最后建议:“店招既然投入大而且是新的,可以不换,但对底色必须做藏式处理,然后加个丹巴县的LOGO。”李树明欣然接受,蔡虹也表示对折衷方案认同。

余德春在李树明家房前屋后转了一圈提出要求,一个月之内把房屋旁边的废弃物品和垃圾清理干净,李树明满口答应。

从早上到下午,负责水子乡精品乡镇文化墙建设的业主方代表蔡虹、施工方代表李康朝和协调方代表余德春沿国道一路走一路看,针对沿国道线居住的30多户村民需要配合整改的内容,现场布置任务现场立马落实。

“项目11月开始动工,12月底务必完成,同时接受验收。”余德春告诉李康朝,虽然时间紧,但项目建设必须保质保量。

体会:

第一次到北京,而且是作为十九大党代表去,余德春说她很珍惜这次机会。

在党代会期间的四川代表团发言时,余德春结合水子乡水子一村的变化,讲藏区5年来发生的历史性根本性变化,赢得了一次次热烈的掌声。

在大会结束那天,习近平总书记等领导同志与参会人员见面,余德春说她站在后排,为了跟总书记握手,来自攀枝花的党代表何丽拉着她的左手,她探下身子伸长右手,终于成功地握上了手。

余德春说:“参加这次会议,体会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中央和省上的领导都非常地和蔼可亲,二是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里面传递了很多对藏区发展非常有利的信息,比如他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比如他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

展望:

处于高山峡谷的包围之中,水子乡水子一村以前是丹巴县出了名的穷地方,目前,该村94户、320人中,有插花式贫困户14户、47人。

“以前,我都能带领村民成立家政服务队和对外务工队,让村民挣钱脱贫,现在我作为全国党代表,亲耳聆听了十九大报告,了解到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我觉得咱们水子一村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体现得更充分,我要带领群众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余德春说。

消灭贫困,实现致富是余德春眼下带动村民最紧迫的任务。她说,要完成这个任务,首先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发展村里的藏族特色民宿,二是规模发展羊肚菌。

村里有80多户村民靠近国道居住,借助政府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的契机,年底前把精品乡镇文化墙建设起来,顺便把垮塌的地方修补一下,把脏乱的地方清洁一下,把丑陋的地方美化一下,让村子更美、更有藏族文化味道,从而带动藏族特色民宿发展,增加群众收入,让贫困户坐地脱贫,为丹巴县今年接待游客9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9.5亿元作出水子一村的贡献。

今年,水子一村计划种植60亩羊肚菌,以后逐年增加,到2020年,争取发展到300亩的规模,让大部分村民靠种高端菌致富。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