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   本网专稿

成都高新区将建千余公里绿道 提升公共空间景观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3-05 13:35:00
分享

成都高新区将建千余公里绿道 提升公共空间景观

成都高新区将建千余公里绿道

2018年成都高新区将加快天府绿道体系建设,配合成都市做好锦城绿道、熊猫绿道等区域级绿道建设,全年计划新建、提升绿道65公里,规划到2035年自行实施建设绿道1006公里,新建一批小游园微绿地和特色街区,深入开展公共景观提升工作。

成都高新区规划国土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成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近年来,成都高新区朝着“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着力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地体系。截至目前,首批21处小游园微绿地已全面完成建设,并完成高新国际广场商务办公区、崇德园延伸段、大源商务商业区特色街区建设工作,为市民提供了更多元的休闲游憩选择。

“我们将对标国际生态城市,在夯实产业之基的同时,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打造宜业宜居的生态之城,助力成都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打造在全球具有美誉度和吸引力的生态名片。”该负责人表示。

新川中央公园东区加快推进  提升城市魅力

成都高新区将建千余公里绿道 提升公共空间景观

成都高新区将建千余公里绿道

位于成都高新区的新川之心中央公园是成都市唯一一个“四川省绿色示范城区”。公园分为东西两区,目前西区已建成开放,正全面启动东区建设。区别于其它大型市政公园, “新川之心”强调精细化的小尺度设计,注重人们的体验感。

水,是新川之心西区的核心元素。设计师在西区打造了多处滨水空间,银杏广场、星云广场、风物亭……镜湖边的步道蜿蜒,遍植特色植物,四时风物不同,野趣盎然。而东区则通过自然丘陵和林地的利用,重点打造都市森林公园的意境。

“新川之心”还采用各项节水措施,降低城区人均水耗。同时配合落实海绵城市,大力开发利用雨水、再生水等非传统水源,加强湿地、雨水花园、生态沼泽等雨水利用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中水资源利用,将污水处理后,通过4个湿地的处理,为新川之心10公顷湖区水面供水,真正实现绿色生态。

成都高新区规建局相关负责人说,公园是一件艺术品,随着岁月的积淀,公园日益被注入文化底蕴,因此更需要精心的设计与布置,使城市公园自然气息浓厚而又包含人文底蕴。

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理念,成都高新区全面开展新增公园绿地建设,通过利用零星地块和闲置土地,高品质、高效率建设一批小游园和微绿地,为城市提供更多自然气息浓厚的公共空间。截至目前,首批21处小游园微绿地已全面完成建设。

“这个春天我们不用跑大老远去城市公园了,家门口就有小游园,鸟语花香的,健身设施一样不少。”家住天府二街的市民陈女士最近很喜欢带小孩到家门口的吉庆路小游园玩耍,这是去年成都高新区采取众规众建方式实施小游园、微绿地建设示范点位之一。

记者了解到,结合场地本身及周边人群特点,缤纷园和吉庆园分别设计为“缤纷活力”、“创意海洋”主题,设置太阳能健身设备、手机充电桩、直饮水、wifi覆盖等配套设施;增加星空马赛克路面、跷跷板等趣味设施,利用现有围墙和地面设计趣味3D涂鸦,突出场地的艺术性与现代感。同时应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设置植草沟打造城市小海绵,形成生态优先的绿地空间,提升城市魅力和对人的亲近感。

加快绿道规划建设 形成居民绿色活动公共空间

成都高新区将建千余公里绿道 提升公共空间景观

成都高新区将建千余公里绿道

按照“生态投资是政府最优质资产”的理念,成都正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以天府绿道串联生态区、公园、小游园、微绿地,构建五级绿化体系,建设公园城市。今年的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在实施“增绿十条”背景下,城区绿化“春季秋季战役”已打响。对于已启动建设的天府绿道,将加快实施全域“一轴两山三环七带”区域级绿道。

去年9月,锦城绿道首期段率先在成都高新区启动建设,拉开了成都近两万公里的三级天府绿道体系建设的序幕。成都高新区规划国土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锦城绿道的一级绿道实行自行车道与人行道分离方式,形成‘自行车高速公路’,将成为骑行、跑步、休闲放松的绝佳场所。

记者了解到,按照规划,成都高新区未来将建成区域级绿道42公里;自行实施城区级、社区级绿道共计1006公里。通过绿道串联城市功能组团、公园绿地、广场、防护绿地、生态绿地等,供市民休闲、健身、出行。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朝着“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成都高新区正积极推进锦江绿道建设,打造锦江新经济产业生态文化走廊;复兴中和老码头,营造“蜀风雅韵”特色风貌的中和老场镇商圈;延展慢行系统,联通滨水商街、锦城湖、大源中央公园等区域,建设铁像寺“新中式社区”;依托天府软件园产业,加快一批生活服务项目,打造知识生产型“一带一路”国际社区;在高新西区建设锦城绿道健康运动走廊,形成有吸引力和归属感的产业社区;优化完善商业、教育、休闲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更舒适、更方便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宜居度和对各类创新创造人才的向心力,打造国际创新创造中心。(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