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成都基于大数据的空气环境质量管理决策系统工程设计顺利通过了专家组评审。专家组成员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地。这意味着,成都在强化大数据应用,增强大气污染精准施策、科学监管水平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当前,成都市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冬有雾霾,夏有臭氧’,成为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重点和难点,系统建成后将为我们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成都市环境保护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根据技术方案,该系统将建成全景指挥平台、目标管控平台、智能分析平台、智能管控平台、智能调度平台、大数据支撑平台,预计于2018年前前形成初步成果,2019年全面完成。系统以改善空气质量为目标,结合相应的工作管理体系,以日常监管、重污染天气应对和大气环境问题督察督办为三条主线,在对数据量化分析、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提出改善环境质量目标和措施,全面分析雾霾成因和评判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害,使决策更具前瞻性和适用性,变被动善后为主动预防,从而实现治理机制长效化和行政决策方式科学化,最终实现科技治霾和精准管控。
该负责人透露,该系统工作思路是通过“现状、科研、对策、执行、评估”五步业务闭环实现科学治霾、精准发力与高效执行,不断提高大气环境治理成效。具体来说包括建设完善大气环境现状评估体系、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科学研判、统筹开展管理对策支撑体系建设、落实措施的执行与进度调度、推进大气环境治理成效评估。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柴发合对成都大气污染防治大数据应用决策管理系统的思路和框架予以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意见,需要进一步厘清管理流程,以需求为导向建立数据库,同时注重成果的终端应用。
成都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军表示,要将掌握更新污染源信息、优化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强化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等环保工作实际融入系统设计,形成信息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工作闭环,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由粗放式感性化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转变。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