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海关在成都国际铁路港正式挂牌成立

1月18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青白江海关正式在成都国际铁路港挂牌成立。

青白江海关在成都国际铁路港正式挂牌成立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1-19 17: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月18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青白江海关正式在成都国际铁路港挂牌成立。

从2011年10月成都铁路口岸投运,原“成都海关现场业务处”进驻,到2016年11月“成都海关驻青白江办事处”揭牌,再到2019年1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青白江海关”的正式成立,青白江海关在8年的成长中历经了三次更名。

青白江海关全面见证了成都国际铁路港发展历程。推动成都铁路口岸获批四川唯一的铁路货运型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国家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进境肉类指定口岸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粮食口岸已完成建设即将投运。推动成都加快申报蓉欧铁路港国家级经开区和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着重发展适铁适欧产业,进一步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持续提升口岸承载能级。

此次更名,意味着青白江海关在服务地方发展能力上得到加强。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职责和队伍划入海关总署”。4月14日起,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职责和队伍统一划入海关总署。

青白江海关的职能职责较过去也有所调整。在国门安全管控方面,海关将在原有安全准入(出)、税收征管风险防控基础上,增加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商品检验、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等职责,通过建立信息集聚、优化高效、协调统一的风险防控体系,推行全链条式管理,强化智能监管、精准监管。在促进贸易便利化方面,优化作业流程,减少非必要的作业环节和手续,从而降低通关成本,提升通关效率。在提升行政管理效能方面,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要求,两支队伍融为一支队伍,两套印章减为一套印章,两个窗口合为一个窗口,两次执法并为一次执法,落实“放管服”改革。

报关单量位列西部地区保税物流中心第一

8年时间里,青白江海关致力于提升口岸便利化程度,成都铁路口岸成为全省启动关检合作“三个一”试点口岸,并与长江流域12个关区实现了“多点报关、多点验放、自主运输”全域大通关模式。

优化通关流程,创新“疏站优先、手续后补”,提供“24小时海关预约通关和延时通关服务”,实行口岸电子化作业和信息化通关,2018年成都铁路口岸进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同比压缩55%,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同比压缩37%。

提高国际贸易便利化水平,全国首创平行进口汽车海铁联运监管模式,争取保(B)在全国率先落地平行进口车保税政策。推动成都铁路口岸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国际铁路运输方式直接进口欧洲肉类的口岸。创新铁路运输跨境电商模式,实现全流程移动执法。推动阿拉山口、二连浩特、满洲里和绥芬河四个沿边口岸木材进口直通。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2018年实现监管额50亿元,位列全国第八。

推动国际铁路运输“设施互联互通、规则标准统一”。中欧班列(成都)在全国率先开展集拼集运,班列重载率提升10%,开行成本降低11%;率先推行境外宽轨段“三列并两列”集并运输,进一步降低班列运行成本;推动国际铁路联运数据共享标准,成都海关与波兰罗兹海关布局开展“报关数据提前交换试点”,降低企业通关查验成本,成都成为全国首个开展关际合作的内陆自贸区。

2018年1-12月,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开展进出区业务14234票,监管货运量83522.59吨,监管货值50.42亿元,报关单量位列西部地区保税物流中心第一。

推动成都国际铁港打造“陆海联运枢纽”

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成都青白江海关的挂牌成立将继续助推青白江“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建设。

青白江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为契机,继续优化服务,助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继续支持青白江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服务打造中欧班列工程,积极培育以中欧班列为纽带的新业态,重点关注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等国际贸易大通道的建设营运,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贸易便利化服务。

青白江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已与青白江海关商定从2019年开始实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周末都可以预约,基本达到7乘24小时通关,实现通关便利化,争取通关实效,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压缩1/3的时间。同时免收口岸一般性的收费,由政府购买服务,除了必须处理的费用,因为客户自己的原因货物没有装好需要重新整理等,其他正常的口岸费全部免收。深化一窗式服务和代办服务;进一步优化“520”服务,实行责任追究制。所谓520服务,就是在业务的五个方面,如果不满意可以投诉,投诉了以后两个小时之内一定给出答复解决,如果解决不好要追究责任,争取能够达到零投诉。(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