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成都举行

首届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成都举行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11-09 16:1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生物界国家级盛会——首届生物技术创新大会日前在成都高新区举行。

10余位院士、200余位重磅专家、20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成都高新区,共同解读生物技术最新趋势。此外,大会还吸引了10余家世界500强跨国药企、100余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包括诺华、阿斯利康、国药中生、上海联影等,共聚成都共商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发展。

大会成立了学术指导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成员包括21位院士和45位顶尖专家。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担任学术指导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

大会开幕式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学敏、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松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进行主题报告分享,与参会嘉宾共同探讨生物技术领域的最新前沿,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带来新书《2019中国临床医学研究发展报告》,该书系统反映中国临床医学研究领域的年度发展概况和主要成就,总结中国临床医学科技发展经验,研判中国临床医学研究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旭现场发布新书《2019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报告》,全面展示2018年我国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的基本情况。

本次大会23场分会中的16场分论坛,涵盖了生物技术的最新前沿和未来趋势,包括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交叉融合、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创新药物研发、体外诊断、干细胞及转化研究到国家临床医学研究、生物样本库等多个生物技术的重大领域。

在议程设置上,大会既侧重了当下热点的脑科学、BTIT、生物制造等生物科学发展最前沿的学术交流,也对生物信息大数据、生物样本库、生物安全管理等兼具尖端科学性和战略风险性的交叉学科议题加以高度重视,同时还为新型药物研发、先进治疗技术及装备、体外诊断、生物医用材料与组织器官修复等产学研联动的一线部门提供了充分的展示机会。

众多院士、专家、企业共聚成都,畅谈未来趋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旭带来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分析和展望国际态势。在张旭看来,脑科学和人工智能之间相互联系、交叉融合、相互启发,学科的交叉融合可能是在未来科学上、产业上发展的大趋势。吸取了脑科学研究精华的类脑人工智能及其应用,将给世界带来重大的突破性变革。

除了诸多专业分论坛,大会还为一线科研人才特别设置了生物技术青年人才论坛和生物技术女科学家发展研讨会,鼓励科研人才内部的交流、展示和对自身境遇的探讨,激励他们为创造更能发挥出自身科研实力和追求美好人生的环境而努力。

本届大会发布了《2019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报告》。该《报告》从环境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技术竞争力、人才竞争力、龙头竞争力5个一级指标体系和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及增幅、生物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等24 项二级指标体系对完成问卷调查的107 家国家级高新区、78 家国家级经开区、4 家其他园区(总计189 个园区)进行各项竞争力排名及比较。

“2019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也同步揭晓。此排行榜分为“园区单项竞争力排名”及“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备受关注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前十位分别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武汉东湖高新区、济南高新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深圳高新区、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滨海高新区。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