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灌期间育秧忙,外江灌区节水有“秘方”

春灌期间育秧忙,外江灌区节水有“秘方”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5-14 17: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月12日,位于成都市新津区西河泗江堰一片工地上,挖掘机正在对去年冲毁的河床与河堤进行修复,一排排混凝土六面体被整齐排列,将用于后续的施工。

“去年汛期,我们的渠道遭到了严重的损毁,好在我们前段时间把水下损毁部分进行了修缮,确保了春灌用水安全。”四川省都江堰外江管理处第三管理站站长陈浩介绍,当地已经迎来春灌用水高峰,泗江堰每天向周边输水约40万立方米。

而在不远处的宝墩镇玉龙村,成都市新津绿川农耕技术专业合作社的育秧基地里,涓涓清流经过外江支渠的羊头堰引水,保证了当前育秧所需的充沛水源。

“我们现在是机械化育秧,相比传统育秧方法,好处太多了。”合作社社长凃成元告诉记者,机械育秧除了节省了劳动力成本,其中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约水资源。凃成元算了一笔账,合作社用水主要集中在四五月份,“现在灌一亩地用的水可以育一百多亩田所需的秧苗,以前灌一亩田的水最多能育30多亩田所需的秧苗,用水节约量在四分之三左右。”

成都市新津绿川农耕技术专业合作社现有育秧面积约300亩,其所育秧苗不仅自用,而且还会销售给周边很多种粮大户。因此,保障合作社用水所需,十分重要。“每年春灌期间,来自灌区供水服务队和地方水务部门都会主动来到合作社,了解本年度的用水需求。”四川省都江堰外江管理处供水科副科长张旭介绍。

据了解,成都市新津绿川农耕技术专业合作社育秧基地所在的新津区属于都江堰外江灌区。外江灌区地处成都平原的西部,幅员面积1316平方公里,辖成都市的都江堰市、崇州市、邛崃市、大邑县、新津区、双流区、温江区七个县(市、区)的部分地区,灌区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蔬菜,有效灌面为122.99万亩。

今年春节刚过,四川省都江堰外江管理处就提前组织力量对输水渠道及渠系建筑物进行全面排查,及时进行隐患整改,确保渠道输水畅通。春灌期间,以春灌供水服务为主,密切关注下游墒情和旱情发展,充分运用工程调度手段和能力,统筹调度水资源。

“在灌区可调配水量逐年下降的情况下,我们通过采取渠系轮灌、错峰用水、重点突灌等措施,利用‘短时、大流量、错峰错时’引水灌溉方式,保障春灌用水。”张旭介绍,当前外江灌区已全面完成11万亩育秧用水,栽秧泡田进度达30%,灌区春灌用水工作井然有序。

四川省都江堰外江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抢抓都江堰灌区一体化管理机遇,不断改革创新,主动融入灌区,深度服务灌区,为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水资源保障。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