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蓉城在行动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蓉城在行动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2-09 20: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1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22个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

据悉,成都市委、市政府在2019年,就以维护儿童根本权益、推动儿童事业创新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路径,经过近三年来的探索实践,将倡导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理念、开展儿童友好社区试点示范建设,推动成为主动融入城市建设全面铺开的“实景”。从“六个友好”,全力满足儿童需求,持续增进儿童福祉,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成都市发挥市妇儿工委办牵头枢纽作用,编制《成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五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了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疾儿童关爱救助制度体系,家庭婴幼儿照护指南、13-14岁在校女学生接种HPV疫苗财政补贴等政策陆续出台,涵养家庭教育良好生态、整治校外培训机构等“双减”落实举措全面推行。

成都市妇联在创建儿童友好城市中主动作为,牵头各责任单位,开展首批4个市级、20个区级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试点,带动全市160余个社区积极开展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探索与实践,成华区、金牛区等儿童之家基础好的区域还率先打造儿童友好街区,温江区结合产业园区建设探索儿童友好园区建设路径。通过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试点,畅通了儿童参与社区发展治理渠道,条件成熟的社区建立了儿童参与机制,共建立儿童议事会328个,开展议事活动625次,收集到意见建议316条,儿童在社会生活、社区发展中的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得到进一步保障。

通过持续举办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建立30个市级家庭教育示范基地、发布6000余课时家庭教育公益课程,实现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常态化开展。在社区、景点、场馆等开发党史宣讲、城市宣传、文明劝导、环保宣传等儿童实践岗位,鼓励儿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和帮助儿童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深入开展共青团、少先队实践活动,培养儿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通过实施“护校安园”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校园、校舍和校车安全管理,并发动家长组成“爸爸护卫队”等,为儿童维护上学、放学期间校园周边的交通秩序。

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和成都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重视培养儿童逻辑判断、团队合作、创造思维等各方面能力。利用杜甫草堂、武侯祠、博物馆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青城山、都江堰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文化遗产,大熊猫、西岭雪山、岷江等丰富的自然资源,现代农业产业、川西林盘、传统村落保护开发等乡村振兴成果,以传统文化、科普文化、体育文化为着力点,以风景名胜区、家庭教育示范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为阵地,打造儿童文化体验研学线路,开设生动有趣的家庭教育实践课程,开展亲子互动活动等一系列儿童服务项目。引导儿童在充满童趣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形成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增强儿童自身文化自信。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