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川芎 靠“熬”更靠“研”

”  正在制定的川芎国际标准,将完善包括育苗、种植、采收、流通等全产业链的技术标准,“对于传统中药材来说,标准意味着品质的整体保障,将在整个川芎产业实现质的飞跃。”  向前走是DNA鉴定室,采用DNA条形码技术,配合川芎道地药材的标准,可准确地还原药品的产地信息,也就是俗称的“道地性”。

道地川芎 靠“熬”更靠“研”

来源: 成都日报
2022-01-18 10: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川芎样品

  彭州市川芎种植面积、产量、销售均居全国第一位

  科研人员检验药材

2021年12月10日,一场高规格的会议在彭州市召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批准四川《传统中医药——川芎》国际标准立项,由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组织的川芎国际标准制定工作推进会正在进行。据悉,这是四川省在中医药国际标准领域取得的首次突破,意味着彭州川芎拥有了制定标准的主动权,进而在整个国际领域拥有了相当的话语权和裁判权。

与之对应的,是川芎越来越高的价值。历经数百年的川芎种植,彭州市川芎种植面积、产量、销售均居全国第一位,并已出口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多个国家,2021年实现道地川芎药材产值约8亿元。在此基础上,去年5月,四川首次出口的生鲜川芎叶又从彭州运抵韩国仁川,为川芎叶以蔬菜形式大规模出口拉开了序幕。

从“墙内开花”的道地中药材到全面站上国际舞台,背后是国家大力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号召。如今,以彭州、什邡等地为代表的道地川芎不仅仅是高品质的传统中药材,从创新标准制定到全产业链打造,小小川芎正在全维度提升产业发展动力,迈入生态化标准化高品质发展的良性循环。

从种苗到产品

全程可溯源

“产地:彭州市敖平镇;品种:新绿芎1号;生长记录、用药记录……”拿起新绿色药业生产的一小袋川芎中药配方颗粒,用手机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这包配方颗粒的“前世今生”立即浮现眼前。“我们已经做到了全程可追溯,这在中药种植里是非常少见的。”四川新绿色川芎种植基地部经理柏晓林一边演示一边说。

在柏晓林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有着“中国川芎第一镇”美誉的敖平。只见成片的川芎如绿毯般铺向四面八方,一望无际的田间阡陌纵横,标准化灌溉渠、田垄整整齐齐,每一块地都插着牌子,上面标注着川芎的品种、种植日期、管理人员等详细信息。

碧绿的田间,一套满是探头的设备引人注目,原来这是用于追踪生长环境的“川芎气象站”。一个个探头分别记录着地温、气温、湿度、光照、降雨量,还有土壤肥力、重金属含量等,“别看它个头不大,功能却十分强大。”柏晓林告诉记者,国家气象局将利用它来进行农业气象分析,从而建立起川芎气候道地性标准评价体系,“简单地说,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产品,有了这套体系,今后川芎的道地性就有了更加科学的判断,我们也可以用这套体系来指导生产种植。”

二维码中的信息,正是来自于这块中药材GAP种植基地的全程溯源系统。“第一步是种苗。我们自主选育的种苗已取得国家专利,不仅品质高,出苗整齐,抗病性强,通过冷库进行低温处理后,还能实现坝区育种,大大减少人工,且提升标准化程度。”据柏晓林介绍,这块现代化种植基地已经取得了多个突破,从品种到统一品使用、统一按照GAP规程进行管理,同时与中国农科院和西华大学合作研发了专门针对川芎种植和采收的全套机械设备。“目前彭州市已投入5000余万元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5万亩,什邡市投入3000万元加快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到今年采收季节,整片基地就能实现全程机械化。”

正在制定的川芎国际标准,将完善包括育苗、种植、采收、流通等全产业链的技术标准,“对于传统中药材来说,标准意味着品质的整体保障,将在整个川芎产业实现质的飞跃。”柏晓林告诉记者,目前以彭州敖平为核心的川芎种植区域正在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彭州市川芎协会+农户”“公司+川芎种植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通过向农户提供统一的优质种苗、统一规范化栽培管理、向农户发放种植管理卡、保护价收购农户合格川芎、给农户进行售后返利补偿等管理模式,与农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截至目前,彭州市敖平镇、红岩镇、葛仙山镇川芎GAP面积达到6万亩,实现年产川芎5000余吨,带动农户7000余户,户均增收达4500元。

以科技手段

引领川芎产业从传统走向现代

走进位于彭州天府中药城的新绿色药业,一座全新的科研大楼十分醒目。“这是耗资1.8亿元建起来的药物研究所大楼,且每年还将以总收入的3%进行再投入。”研究所所长胡昌江告诉记者。

大楼的门口,10余块“金字招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配方颗粒质量与疗效评价重点研究室、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中药配方颗粒研制技术工程实验室、四川省科技厅川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尤其是这块牌子,”指着墙上的“四川省川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胡昌江有些骄傲地告诉记者,对单个药物品种成立研究中心,这在全国都非常少见。

胡昌江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川派炮制技艺的国家级代表传承人。自小就从事中药炮制的他,对中药材的产业现状有着非常深的认识。“中医药博大精深,是民族的瑰宝。”他告诉记者,这个投资如此巨大的科研大楼,正是要以现代的科技手段突破限制中药材发展的瓶颈,解决从种植到产品,包括传统中药材、饮片、配方颗粒的各项标准,使之科学化、标准化、成分可量化。

跟随胡昌江走进科研大楼,各种分析实验室、顶尖设备让人目不暇接,穿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各司其职,“这栋大楼里一共有150余名科技工作者,其中硕士以上占到了80%。”

高效液相分析室里,80余台高效液相仪整齐排列,发出嗡嗡的轰鸣,一眼看去蔚为壮观。“别看机器体积不大,一台就要80多万元,其中还有30台超高效液相分析仪价格更高,”胡昌江一边走一边介绍,“它是通过精准检验药品中的分子量,可以实现对中药成分的定量定性。”

向前走是DNA鉴定室,采用DNA条形码技术,配合川芎道地药材的标准,可准确地还原药品的产地信息,也就是俗称的“道地性”。

一旁的质谱测验室,则是通过将化合物从分子化转化为离子化,从而准确有效地检验出成分质谱,从而判断药材的品质。“这个设备更不简单,一台价值几百万不说,还需要政府的批准才能配备,而我们是四川首家拥有这个设备的企业。”胡昌江说。

除了这些专业的检测设备,理化室、质量标准室等也一应俱全,“比如测定农残、重金属等是否超标,这些都是最基础的分析。”胡昌江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建立起自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到中药饮片GMP以及中药配方颗粒研发、再到中药配方颗粒GMP生产基地的全产业链质量控管体系,并与中国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中医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广泛合作,取得了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配方颗粒自动发药系统等一系列科研成果及专利。

本报记者 陈泳 摄影 何齐铁 王戬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