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白江特色技能培训打开残疾人就业之门

成都青白江特色技能培训打开残疾人就业之门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5-17 21: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成都青白江,残疾人用灵巧的“指尖”,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

“第一节课,基本就可以捏出简单的瓜果蔬菜。”谈及第一次上课的场景,青白江区残疾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的培训老师张小君仍记忆犹新。几年前,张小君不慎从楼上摔下,腰肢粉碎性骨折,无法久坐、久站。就业路上吃了不少闭门羹后,她来到青白江区残疾人创新创业基地,打算先踏踏实实学会一门手艺。

“拧麻花、搓圆形……”任课老师任芝洪得知张小君腰无法用力,每次都会提前把面团揉好。为了不辜负老师的细心教导,张小君总是在几十平米的工坊内,一捏就是一整天。三年如一日地反复练习,张小君从一名面塑学徒逐渐成长为工坊的授课老师。

“经验就是拿来分享的。”三年来,张小君刻苦钻研面塑技法的同时,总是乐于把自己总结的经验教训毫无保留地传播进入中小学、老年大学、社区,让更多人体验到面塑的乐趣。

近年来,青白江区残疾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承接开办了2020、2021成渝、成德眉资非遗面塑技能培训班,以及成都、德阳各县(市)区面塑技能培训班共100多期、1400多人次,共培育出残疾人非遗传承人30余名、蓉欧工匠3名、创客6名。

青白江区残疾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十二针绣坊”的绣娘任晓红,13岁那年,她因右脚伤病错过了最佳治疗期不幸留下了终身残疾。2009年,任晓红在青白江区残联举办的技能培训班上,因出色的表现被蜀绣老师一眼看中,从此人生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当时培训班刚结束,任晓红便找到四川省蜀绣传承人易启明拜师,希望提升蜀绣技艺水平。白天学,晚上练,曾经的门外汉靠着一双勤劳的巧手,绣工突飞猛进,受到成都市蜀绣技艺专家的肯定和邀约。可她谢绝邀请,回到了更需要她的青白江“十二针绣坊”。

2020年,青白江“十二针绣坊”被批准为国家级残疾人传统技艺传承基地,任晓红也成为中国残联、文化和旅游部第一批试点支持的“残疾人非遗工匠”。2019年,任晓红被评为青白江区首批“蓉欧工匠”,并作为四川绣美天府唯一代表,在全国第三届残疾人展能节进行蜀绣技艺现场展演。自2012年担任蜀绣老师以来,她累计培训学员25期600余人次,培育技艺娴熟残疾绣娘10余人,带领学员绣制作品1800余件,个人绣制作品400余件,其中“天府熊猫”绣品作为文化交流艺术品赠予国际特奥会主席蒂姆·施莱佛。 

如今,青白江区正在为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提供如面塑、非遗蜀绣、烘焙、蛋雕、蝶翅画等各类特色技能培训,为他们就近敞开就业大门。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