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纸伞下品诗韵,风过泸州带酒香 “走读四川”亲子专场新年特辑——泸州站

油纸伞下品诗韵,风过泸州带酒香 “走读四川”亲子专场新年特辑——泸州站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1-19 08: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3年新年伊始,由中共泸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看四川杂志社承办的“走读四川”活动正式开启新的旅途。

1月14日,“走读四川”亲子专场新年特辑,和来自美国、意大利、乌克兰、马里等国的五组跨国家庭一起走进了酒城泸州。泸州古称“江阳”,是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制桐油纸伞

活动第一站来到了泸州分水油纸伞博物馆。泸州分水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年间。泸州具有400多年的油纸伞生产制作历史。分水油纸伞厂是中国仅存的唯一一家保持桐油、石印传统工艺纸伞生产技术的企业,其传统制作技艺被专家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

图为外籍友人和女儿绘制油纸伞

紧邻着博物馆的是分水岭镇老街。临近春节,油纸伞作坊内一片繁忙,朵朵伞花竞相绽放。在这里外籍友人们不仅了解到了油纸伞的悠久历史,还亲自绘制了一把属于自己的油纸伞。来自马里的医学博士迪亚拉当场购买了心仪的油纸伞和团扇作为纪念。

访百年酱园

看过了匠心独运的油纸伞,外籍友人来到坐落于泸州市合江县大桥镇佛荫场的百年酱园——永兴诚“五比一”酱油厂。项目占地面积600亩,伫立酱缸十万口。其酿造技艺,自汉代武帝时一直流传延续,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图为外籍友人品尝由主管“五比一”酱油销售的负责人赵洲洲(左)准备的酱油拌饭

来自美国的凯文感叹道:“一走进这里,浓郁的酱香味扑鼻而来,我们品尝了美味的酱油拌饭,我女儿爱吃极了。”

逛古韵尧坝

图为尧坝古街

踏上饱经岁月的石板路,望着古香古色的四合院,恍惚间如同跨越时空。尧坝古镇位于川黔渝三省市结合之处,古街全长一千多米,是古代巴蜀通往黔北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古镇保留完好,建筑完整,被清华大学古建筑教授陈志华称之为“川南古民居的活化石”。外籍友人们在这里开启了买买买模式。萝卜干、黄粑、红薯粉、苕丝糖等特色美食人气高涨。他们趁兴而来,满载而归。

观国宝窖池

从1324年传承至今,泸州老窖经历了699年的岁月,拥有中国浓香型白酒行业唯一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双国宝”。传承至今,历经24代的“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为泸州老窖国宝窖池

来自意大利的尼诺对白酒兴趣颇浓。“这是我第一次来泸州。我早就听说泸州老窖在中国很有名,今天终于见识到了。我很喜欢泸州老窖的味道,它值得被更多人品尝到。”

品非遗川剧

泸州一条充满生活气息的老街上,坐落着泸州河川剧艺术博物馆。“泸州河”川剧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2007年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图为美国小男孩观看父亲和其他外国友人上台穿上了戏服,体验川剧传统服装的魅力。

在泸州河川剧艺术博物馆,外籍友人们不仅观看了川剧经典剧目《射雕》,还亲自上台穿上了戏服,体验了一把川剧传统服装的魅力。来自美国的罗一对川剧很感兴趣。他说:“今天我们来到了泸州河川剧艺术博物馆,了解到了川剧悠久的历史。还知道了川剧不同颜色的脸谱代表着不同的意义,这非常有意思。”

走在泸州,年味渐浓。走读四川,未完待续。(摄影:乐然)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黄志凌 彭钰惜)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