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丹巴以全季文旅破局“花谢人散”魔咒

四川丹巴以全季文旅破局“花谢人散”魔咒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3-27 19: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川西高原的春风拂过丹巴中路藏寨,百年古碉楼群被万亩雪浪梨云温柔环抱。3月25日,“花开丹巴·为梨而来”春赏季在海拔2000米的海子坪启幕。该活动将持续至4月上旬。

操办完梨花季系列活动,丹巴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杜鹃又要开始下一轮忙碌了。“我们计划在暑假期间,举办‘夏纳凉’系列活动。”杜鹃说,丹巴县地处河谷地带,夏季平均温度只有22.4℃,正适合避暑纳凉。

从四季不同的资源入手,丹巴县着力延长“花期红利”。自2023年以来,该县便以“春赏花、夏纳凉、秋选美、冬沐阳”的思路开展“全季文旅营销”。为充分利用有利时间,给游客带来多元化体验,丹巴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培育了“土拨鼠乐队”等本土演绎队伍,还利用女子成人礼这一民间习俗,编排了《梨花下的成人礼——岁月织锦》等原创主题剧目。

四季营销成效初显,2024年,丹巴全县旅游接待人次突破400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亿元,人均涉旅纯收入、涉旅就业占比居全州前列。

更为重要的是,该县旅游淡旺季趋于平衡,这一点,直观体现在了甲居镇宝生居民宿的账本上——“以往12月至次年2月‌是我们的淡季,月均收入还不过万,现在冬季游客也多了,春节期间,我们的日均收入达到了8000元左右。”该民宿负责人奇玛青青说。

丹巴县辖3乡9镇、140个村社区,其风土人情各异。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丹巴县制定了多元化发展路径,打造了以中路藏寨为代表的民宿产业集群;以丹东镇为代表的微田园综合体;依托甲居和梭坡古碉等区域IP,举办各类非遗体验活动,此外,还在10个乡镇大力推广“美人脆”苹果种植,推进农旅融合。

“目前我们还在搜集各乡镇的传统民俗活动,下一步准备将这些民俗活动系统化、固化开展。”杜鹃说。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彭超)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