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长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传教育活动凉山行走进西昌市怀远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应俱全的功能室,书法、足球、非遗、音乐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孩子们在优质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成长。
此次活动,西昌市怀远学校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堂“传承红色基因”思政课展演。世锦赛跳水冠军邱波分享成长经历,《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凉山里的稻香梦》《红星闪耀》《长征新途·同心铸梦》《一双红军鞋》等展演带领现场师生踏上追寻红色记忆的旅程。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浪潮中,凉山坚持丰富和创新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形式,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到学校思政教育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有效激发青少年爱国热情。截至目前,凉山已建立优质红色主题思政节目库,打造出具有凉山特色的红色主题思政节目40余个、红色文化思政精品课45节。
以清明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烈士纪念日、国庆节等重要时间点为契机,凉山广泛开展红色故事宣讲、红色黑板报与手抄报创作、红色主题征文等活动,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班队活动等,加强日常红色文化教育。2025年,全州400余所中小学开展“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活动,20余万名中小学生参加。
近年来,凉山将发展教育作为斩断贫困代际传递、改变孩子未来的重要举措,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多个领域全面发力,全力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据凉山州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党晓刚介绍,“十三五”以来,全州累计投入办学条件改善资金154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含幼儿园点)4000余所,净增教学及辅助用房约268万平方米,净增生活用房约220万平方米。
“如今,昭觉火普村幼教点的孩子们在温馨的校园中玩耍,喜德县思源实验学校像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坐落在群山之中,我们‘砸锅卖铁’兑现了‘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的承诺。”党晓刚说。
十年来,学前学普行动惠及凉山州60余万儿童,新增幼儿园(点)2622个,幼儿教师及辅导员增至1.6万人,在园幼儿增长19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30%增长到91%;全州义务教育在校生增加15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15年以来,10万余名学子升入本科院校学习,本科录取率从26%提升到42%。同时,深入实施新时代“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全州职业教育在校学生增至9万余人,基本实现“愿读尽读”目标。
党晓刚表示,凉山始终把孩子的冷暖放在心上,着力构建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80余万名义务阶段学生每天营养餐得到充分保障,46.86万名寄宿生冬季有热水、生病有校医,实现了“应助尽助”的历史性突破。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