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凉山新发布·时代新青年”专场发布会在西昌市举办

“五彩凉山新发布·时代新青年”专场发布会在西昌市举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08 18:0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8日,由凉山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共青团凉山州委联合举办的“五彩凉山新发布·时代新青年”专场发布会在西昌市大石板古村举行。

本次发布会紧扣五四青年节的时代脉搏,以“青年创新创业”为主题,邀请五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凉山新青年代表,通过分享他们的奋斗故事,多维度展现新时代青年扎根家乡、投身建设的精神风貌与责任担当,通过榜样力量激发更多凉山青年投身家乡建设,共绘乡村振兴蓝图,为凉山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走出大山不是为了逃离大山,而是为了更好地回到大山。”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团支部书记洛古有格满怀激情地开启了他的分享。“乡亲们凑钱供我读书的恩情,成了刻在骨子里的动力。”他说。

2013年,洛古有格顶着“大学生养猪丢人”的质疑声,带着全部积蓄5万元回到三河村。可现实远比理想残酷:30万承包的六百亩乌金猪场因疫病血本无归,暴瘦30斤的深夜里,是乡亲们信任的眼神支撑着他重新站起。

历经挫败后,他摸索出“三产融合”新路径:短期发展合作社养殖,让留守群体年均增收1.5万元;中期种植1100亩中药材和特色水果;长期打造红色文旅综合体,将彝族文化融入民宿经济。十年间,他通过成立养殖合作社,带动453户村民发展养殖业,年销售额突破1600万,村集体经济激增197倍。

95后彝族漆器非遗传承人曲木史伍,是这项技艺的第四代非遗传承人,也是家族首位女性传人。她说:“在凉山深处,黑、红、黄三色流淌着我的家族记忆。爷爷的火塘边,父亲的车床旁,我接过了那支凝聚日月山川的漆笔。”

2018年,曲木史伍创立“彝三彩”,将千年纹样注入手机壳、茶具等30余种文创产品。短视频记录下的指尖魔法引发2亿次围观,如今她与8所高校共建工坊,培养出37位新生代匠人。她表示,未来希望开发兼具实用与美学的日常器物,让传统成为生活方式;通过国际展览、跨界联名,让彝族文化在全球舞台绽放;培养百名年轻匠人,建非遗传承基地,让技艺代代绵延。

交通青年郭小华勤恳工作,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模式以提升项目招商吸引力,促进三条高速公路项目高效落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了新时代交通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西昌民宿协会负责人陈笑羽盘活古村资源,发展民宿产业,年收入达200余万元,并借助民宿协会,致力于提升西昌民宿产业整体服务水平;蜂旅融合创业者何桂枝通过直播带货,将大凉山土蜂蜜打造成全国热搜品牌,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并带动凉山本土蜂农增收……

近年来,凉山持续优化创业环境,从资金、培训、品牌孵化等多方面支持青年成长发展,推出“青年创业促进计划”,开展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暨“双培工程”活动,激发创业者的创新潜能,成功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青年创业项目。政策红利的加持,不仅为创业者注入“强信心”,更让凉山涌现出一批“扎根家乡”的乡村产业生力军。

据悉,此次发布会为“五彩凉山新发布”系列发布会的第一场,是凉山州新闻发布史上的一次创新举措。通过线下发布、线上二次传播的形式,把发布会从发布厅搬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项目一线,为百姓发声搭台,让各行各业基层代表在最“烟火”的地方,讲述自己的奋斗故事。未来,“五彩凉山新发布”系列发布会将联动州级部门和县市,每期呈现不同主题,推动全州新闻发布工作高效开展。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彭超)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