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锦城学院迎来20周年校庆 两千余名校友回母校“庆生”

成都锦城学院迎来20周年校庆 两千余名校友回母校“庆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09 20: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9日,近万名在校师生、2000余名海内外校友以及社会各界嘉宾欢聚成都锦城学院,庆祝该校20岁华诞。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陈世卿,日本东亚大学校长鵜沢和宏,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企业家协会会长彭渝,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褚良银,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阿来,中国教育集团创办人于果等嘉宾出席该校建校20周年校庆活动。

20年前的今天,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这20年来,学校一直坚守教育公心,坚持办学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其股东投资办学,却没有从学校拿走一分钱,学校把每一个铜板都用来办教育;学校一开始就正正规规办大学、老老实实办大学、守正创新办大学!”成都锦城学院创始人、创校校长邹广严在庆祝大会上表示。

据邹广严介绍,20年来,成都锦城学院办学规模从首届5个系招生2145人,到现在的15个学院在校生3万余人;从2005年“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批复、当年招生”的办学奇迹,到2012年全部专业挺进“二本”、2015年审计学ACCA专业跻身“一本”,办学层次实现“十年三大步”的历史性跨越;再到2021年仅用半年完成“转设”更名,多年保持录取分数线和新生报到率四川同类高校最高的好成绩,如今学校已然成为社会肯定、师生满意、考生向往的“宝藏大学”。

经过20年的潜心育人,该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0万余名高素质、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目前,该校已涌现出100多位作家、300多位银行行长、8千多位党政军干部、1万多位工程师、1万多位文化艺术传媒工作者、1万多位职业经理人和企业高管以及2万多位硕士和300多位博士(博士后),还有2千多位创业校友创办了2300多家企业……

“大学之大,在于学生前途远大。锦城校友的成功就是锦城教育的成功。”邹广严说,通过20年的上下求索,学校创造了一门立足本土、博采众长的教育学说——“锦城教育学”,形成一整套关于办学、教学、求学的学问和艺术。庆祝大会上,该校创校校长邹广严、校长王亚利、党委书记刘永湘等共同为《锦城教育学》系列图书发布揭幕。据悉,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一级出版社已出版锦城教育特色理论书籍多部。

7年前,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陈世卿加盟成都锦城学院,担任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他在致辞中说:“我曾走访国内外诸多名校,当我第一次来到锦城学院时,就被学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气质深深吸引,在2018年学校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时,我毅然加入锦城教育的行列,这是我近些年做过的最正确的选择!”

“我与成都锦城学院缘分颇深,从四川路桥集团到铁投集团、再到四川能投集团,我所在的单位既是学校的友好合作单位,还是首批为学校进行捐赠的单位。作为学校建设发展的参与者、亲历者,我见证了学校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四川能投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孙云说。

该校土建系2006级土木工程专业校友王廷科在致辞中说,母校的校训是“止于至善”,什么是止于至善?就是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大学四年,我是实实在在体会、感受到的,真真切切体悟到母校培养人才的用心良苦,不仅教给我们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卓绝的品格!”

当天,校友们在母校开启企业家校友论坛、行长校友论坛、文化传媒艺术界校友论坛、AI人工智能校友论坛、卓越工程师校友论坛和海外校友论坛六大校友论坛,纷纷为“锦城教育”强力发声和代言。

在企业家校友论坛上,校友企业生态联盟重磅启动,该联盟辐射2000多家企业,直接提供超上万个就业岗位,体现校友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在行长校友论坛现场,经济学家储殷教授与行长校友们对话财金热点。他多次提到,“成都锦城学院办学20年,出了300多个银行行长,分布在巴蜀大地,这点很了不起!这说明学校专业设置前沿,人才培养质量过硬,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强大赋能。”

在文化传媒艺术界校友论坛上,文化传媒艺术工作者汇聚一堂,围绕“同生、共育、发展”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该校优秀校友、华语科幻星云奖金奖获奖者史雨昂与著名作家阿来面对面对话,探讨文学与写作的奥秘。阿来表示,来锦城学院校园里走一走,感到无比惊喜,学校短短20年就培养出这么多优秀人才,包括上百名作家,并且毕业校友都还不到40岁,如此年轻在各行各业却大有建树,深感欣慰深表祝贺。

在AI人工智能校友论坛上,学界泰斗与业界精英共话“模态无界,智能共生”,多位行业专家发表精彩演讲,主题涵盖脑科学与 AI 融合、AI 时代的数据思考、文化数字化创新、智能制造与医疗创新等前沿领域。论坛现场,锦城校友公司研发的高度智能化机械手臂闪亮登场,赢得阵阵喝彩。

在卓越工程师校友论坛上,学校展出100位工程师校友参与的重点项目;在海外校友论坛上,锦城校友终身学习中心正式成立,为校友的终身成长继续赋能。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彭超 | 摄影:周奕含)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