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至11日,2024-2025学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在位于成都的西南交通大学、成都西川汇锦都学校举行。全国各赛区初赛中胜出的510名优秀选手参加决赛,最终四川有来自成都七中高新校区、宜宾一中、内江六中、天府七中、成都西川汇锦都学校等学校的多人喜获金牌。
据悉,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自2018年诞生,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竞赛,涵盖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等多个领域,在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培养科学兴趣、增强创新意识、提升探索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该赛事逐渐成为培养学生自然学科兴趣的重要平台。
5月10日上午,选手们在成都龙泉山野外实践,下午在成都西川汇锦都学校接受理论考试。野外实践观察要求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与野外实践观察相关的科学问题。理论考试要在规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的地球科学问题,考试学科涵盖地质学(含地貌学)、地球物理学、地震学、气象学、海洋学、天文学、环境科学。
到5月11日下午,根据分数高低排序,产生了131枚金牌、135枚银牌和196枚铜牌。而作为全国第二个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基地,成都西川汇锦都学校有两名学生进入决赛,并取得1金1铜的好成绩。
据了解,今年的比赛由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西南交通大学、成都西川汇锦都学校等单位联合承办,共吸引31个省市自治区1600余所中学的7.5万名中学生报名参加预选赛,设置考场3000余个。在各赛区胜出的510名优秀选手参加决赛,人数再创新高。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