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上午,收看到4名消防员、1名家属“打造应急救援尖刀队伍”、“扎根高原献身消防事业”、“矢志强能挺膺使命担当”、“用心用情培育新生力量”、“温情守望筑牢稳固后方”先进事迹直播的网友纷纷留下“泪目”“破防了”“原来‘消防嫂’都这么能抗”“怪不得能成为‘巴蜀救援铁军’”弹幕和留言。
来自总队应急救援拳头力量特勤大队的一中队长唐天钧,先后荣立5次三等功,荣获1次优秀教练员、1次抗震救灾先进个人,17次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访谈节目介绍森林火灾扑救、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相关案例。他和部属从改革转制前从未开展过的现有训练课目、从未接触过的专业救援装备、从未执行过的大的救援任务三个“零起步”入手,踏实补课赶队、苦练新技能。
他们在火灾扑救中练就“精准找水、快速取水、顺畅输水、合理分水、高效用水”硬功,水域救援上逐步构建覆盖水上、水下的“全域制水”能力,抗震救灾时形成了专业、精准、有序、模块化救援体系,不仅顺利完成转型强能,还在实战磨砺中成长为拳头力量中的尖刀分队,担负“特急、特难、特险、特重”的任务救援。
在阿坝工作21年,从没误过一次出操、躲过一次勤务,足迹遍布夹金山、梦笔山、红原、若尔盖大草原,耳濡目染长征精神的鲁学高,随队转制应急救援队伍,以“缺氧气不缺精神、海拔高标准更高”的高原精神和“踏实、务实、老实”的本色底色带头钻研革新战法,研发的“耐压抗磨管带”和“消防水枪头”荣获国家发明专利。
2020年凉山州西昌市海南加油站保卫战中,他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带领突击队死守火线,确保了重要目标安全;2020年马尔康“6.10”地震时,他和队友肩扛物资挺进孤村,自制担架跋山涉水转运伤员,在四川这片红色沃土上、在消防救援队伍调整改革的重要关头,以实际行动走好了新时代应急救援长征路。
怀揣“作为一名山里长大的孩子,守护大山就是我的职责”这个质朴梦想的次真翁秋,脱下“绿军装”后投身“火焰蓝”,把新训队作为新的起点,不到一年时间从消防救援“门外汉”成长成为“铁脚板”“山里通”,队友布约文彪比武夺魁激励他见贤思齐、奋起直追,在2024年总队专项比武中勇夺“200米体能综合竞技”“综合体能竞技”2个冠军;木里博科的烈火考验、盐源长柏的悬崖灭火、盐源黄草的沟壑救险、甘孜雅江的山谷鏖战,让他体会到“火焰蓝”的责任与担当,他坚定告诉大家会紧紧攥住守护家乡的水枪!
曾是组训施训、比武竞赛精武强能的“武教头”,课题攻坚、研训研战身先士卒的“领头雁”、灭火战斗、综合救援勇敢逆行的“急先锋”的湖南机动队伍筹备组长沙分队中队长助理谢亚详随着增编组建后队伍体量增大、新老交替、结构断层等复杂挑战,他甘当桥梁纽带,深入兵中摸实情、“精准滴灌”破坚冰,以承上启下的担当、严管厚爱的情怀、冲锋在前的担当,让这个来自天南海北的抽组组建队伍迅速拧成一股绳,打赢了2024年汨罗山湖海车库排涝、张家界慈利森林火灾扑救、华容县抗洪抢险等一场又一场硬仗。
甘孜支队雅江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助理郭雁峰的妻子潘丽娟与丈夫的“三不约定”(不追问任务细节,怕分心;不抱怨聚少离多,怕添负担;不轻易说“我撑不住”,怕动摇信念)不仅让网友“泪目”,更让3000多“蓝朋友”破防,操控室轮训画面里看到不少消防员悄悄抹去眼角的泪痕。
潘丽娟告诉大家,“消防嫂”们理解支持消防员“舍小家顾大家”不止是善解人意,大队荣誉室里的感谢信,见证了大队为消防员华西医院挂号请专家,陪护家属医院就诊,请律师打官司,甚至主官自掏转业费10余万借给消防员买房等无数个细微的“特殊待遇”,有这么温暖的集体,双向奔赴的大爱自然会得到汇聚和延续,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消防员也会更加心无旁骛练兵强能,时刻做好防范化解和处置重大安全风险的战斗准备。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赵俊峰 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