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丨百年六合丝博园织就工业旅游新图景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百年六合丝博园织就工业旅游新图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06 21:1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9月6日电(记者 赵俊峰 彭超)从曾经亚洲最大缫丝厂,到如今的“中国丝绸工业活化石”,位于四川南充的六合丝绸博览园以“工业为核、文化为魂、旅游为翼”,走出一条“工文商旅研”深度融合的发展之路,既让百年丝绸文化焕发新生,更成为带动就业、助力区域发展的强劲引擎。

据四川南充六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林森介绍,百年六合丝厂是目前国内唯一保存完整的、规模较大且至百年来从未间断生产的丝绸工厂,是中国近代工业史的见证者,更是中国丝绸发展史的参与者。

“近年来,我们以丝绸文化为核心,以厂区历史建筑设施为载体,盘活存量闲置资产,统一布局园区产业,推动工文商旅融合发展,谋划国企转型发展之路。”林森说,在原有工业生产基础上,将原老旧破的六合院、丝二厂俱乐部、汽车维修站、生产车间、铁轨运输通道等10余处历史建筑,改造成厂史展陈馆、演出剧场、非遗织染展演基地、观光小火车,让历史建筑焕发新的生机。并结合南充丝绸文化以及六合丝厂的百年厂史打造完成一台大型杂技情景剧《东方丝源》,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丝绸魅力。

2024年,该园区共接待游客120.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3.6亿元,其中六合集团旅游收入0.7亿元,更带动5万余人次研学实践。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吃、住、行、游、购、娱、产、学、研’等要素继续填充文旅业态。以六合丝博园为核心引擎,构建‘一核三区三联动’的‘133’全域发展格局,全力打造世界丝绸文化名城。”林森说。

六合丝博园作为核心区,将锚定建成“世界丝绸文明发源地、世界丝绸文化朝圣地、世界丝绸文旅目的地”的目标,加速升级步伐。此外,计划投资7.3亿元打造丝绸主题酒店、超级工厂体验店、电商直播中心等业态,全力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产业发展的同时,就业带动效应持续释放且成果显著。园区业务覆盖文化、旅游、文创、生产、研学等多个领域,为本地居民提供1200余个稳定就业岗位;并依托省级非遗“丝绸传统织染技艺”开设系列培训课程,定向培养非遗传承人与专业手工艺者,为周边群众搭建起技能提升与职业发展的优质平台,而文创集市、旅游商品体验馆等特色业态,更催生大量灵活就业机会,让产业发展的红利更直接、更广泛地惠及周边家庭。

在就业与人才培育上,园区将通过“六合丝绸学院”的建立,与丝绸产业园区形成完整的丝绸“文产学研融合生态”,形成一个富集中国乃至世界丝绸行业头部企业、人才、品牌,文产教研融合的“东方丝谷”。同时,强化省市区三级国企合作,以更灵活的机制为项目注入新活力,让这座百年丝企持续织就文化繁荣、产业兴旺、群众增收的新画卷。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