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正值世界骨质疏松日,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围绕“健康体重,强骨健身”主题举办了“骨质疏松日”系列义诊与健康宣传活动。
据悉,骨质疏松症素有“静悄悄的流行病”之称,其高风险人群主要集中在绝经后女性与老年人。其特点在于骨量流失、骨微结构遭受破坏,导致骨骼强度降低,患者骨折风险因此显著增加。然而,与该疾病高流行态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众的认知度、诊断率及治疗率普遍偏低。
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薛力介绍,很多人误以为骨质疏松是“老年病”,与年轻人无关,其实预防应始于青壮年时期。年轻时储备足够的骨量,提高峰值骨量,有助于延缓年老后发生骨质疏松的时间。
为系统化应对这一健康挑战,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探索构建了骨质疏松“全病程防治”体系,并积极推进区域专病联盟建设。薛力透露,目前正推动专病联盟从都江堰扩展至阿坝州,茂县人民医院将与都江堰市人民医院签订专病联盟协议,推动体系化防治模式在更大范围落地。
在“世界骨质疏松日”期间,该医院还组织了面向医护人员的科普视频大赛与知识竞赛,目前已有60余名医护人员进入决赛,有效提升了医务人员对骨质疏松诊疗知识的掌握水平。同时,医院通过“骨力学院”骨骼健康管理平台、患者教育等多种形式,增强群众对骨骼健康的重视。
“此次活动不仅普及了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骨密度检测等骨骼健康知识,也为高危人群提供了筛查与早期干预指导。”薛力表示,未来医院将持续优化院内上下转诊与分级诊疗流程,并计划于明年引入“慢病管理系统”,将骨质疏松等慢性病纳入信息化管理平台,以技术手段提升区域性防治效率,构建更加高效、规范的骨骼健康管理网络。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赵俊峰 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