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培养国际英才:从成都校园到外交舞台,海地贸易代表的“中国情缘”

西南财经大学培养国际英才:从成都校园到外交舞台,海地贸易代表的“中国情缘”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5 17:3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4日,第十八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现场,海地中国贸易发展办事处代办John Peter Cesar(中文名:裴君昊)穿梭于各项活动之间,身体力行积极推动两国经贸关系和人文交流不断深化。裴君昊西南财经大学校友。近年来,西南财经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国情怀、熟悉中国文化、认同中国发展理念的知华友华杰出人才,裴君昊正是这一办学理念取得实效的生动例证。

2009年,裴君昊荣获中国政府奖学金,进入西南财经大学攻读金融学硕士学位,随后继续留校深造,并于2019年取得会计学博士学位。在校求学期间,他加入导师团队,成为“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CCGAR)的一员。完成学业后,裴君昊被任命为海地中国贸易发展办事处商务参赞。他积极撰写并发表多篇关于中国经济、企业发展和区域合作的文章,刊载于海地主流报刊;同时与多位专家学者合作,围绕可持续发展、数字转型等议题开展研究,推动海地社会对中国的理解与认知。10年的西财岁月,不仅让他系统掌握了现代财经理论与实践技能,更让他深入理解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逻辑与治理智慧,为其日后投身外交事业、推动中海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南财经大学是我理解中国发展的重要起点。”裴君昊曾多次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之情。他积极推动西南财经大学与海地国立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为两校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起坚实桥梁。在母校百年校庆之际,他专程返校祝贺,并献上亲手绘制的校友主题画作,以真挚的行动诠释对母校的深情祝福与感恩情怀。

2021年4月,裴君昊参加外交部组织的湖北省-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交流会,并就海地投资情况进行了介绍。同年11月,裴君昊参加外交部于重庆组织的第十四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2022年12月,他以海地外交官身份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小微企业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国际研讨会”,分享了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见解,并探讨其对加勒比地区国家的借鉴意义。他强调,中国在金融科技、普惠金融及中小企业扶持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为包括海地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方案”,并期待在数字经济领域与中国企业深化合作。2024年5月,他以海地中国贸易发展办事处参赞身份出席“2024年加勒比文化体验”活动,并与时任外交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司司长蔡伟交流。2025年5月,他陪同海地外交部长Jean- Victor Harvel Jean- Baptiste出席中拉论坛,进一步推动两国在经贸、投资与人文领域的合作。这也是海地首次参与该论坛,成为中海两国关系发展史中的重要里程碑。同年6月,他以海地中国贸易发展办事处代办身份出席“2025年加勒比文化体验”活动。

从成都校园到海地中国贸易发展办事处,从财经学子到外交官员,裴君昊的人生跨越,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丰硕成果。西南财经大学依托财经学科优势,构建了“专业教育+中国文化+实践能力”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注重提升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全球胜任力。“我们不仅传授知识,更致力于培养促进文明互鉴的使者。”西南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袁松阳表示,“像裴君昊这样的校友,从我们的课堂走向国际舞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知华友华的情怀,也彰显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未来,西南财经大学将立足学科优势,深化国际教育合作,培育更多知华友华、融通中外的桥梁纽带,为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互联互通贡献“西财力量”。

(中国日报社四川记者站 赵俊峰|刘婧 肖红超)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