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举办“天府家宴” 16道川菜为嘉宾提供“浸润式”体验

5月14日晚,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的欢迎晚宴——“天府家宴”在成都万达瑞华酒店举行。这场欢迎晚宴邀请了从各个国家和地区前来参加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的200位嘉宾,是一场浸润式的用餐体验,以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感、互动感礼敬到场来宾。

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举办“天府家宴” 16道川菜为嘉宾提供“浸润式”体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5-15 09: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欢迎晚宴——“天府家宴”在成都万达瑞华酒店举行(组委会供图)

5月14日晚,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的欢迎晚宴——“天府家宴”在成都万达瑞华酒店举行。这场欢迎晚宴邀请了从各个国家和地区前来参加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的200位嘉宾,是一场浸润式的用餐体验,以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感、互动感礼敬到场来宾。

本次晚宴的菜品由16道川菜组成。晚宴菜单当晚才最终揭晓:灯影香鱼片、回锅肉、麻婆豆腐、椒麻春笋尖、菜根老坛子、牛肉焦饼、鱼香酥皮虾、红糖糍粑、樟茶烟熏鸭、干烧鲜鳜鱼、开水白菜、金汤养生锅、夫妻肺片、宫保雪花牛、熊猫汤圆、烧拌翡翠丝。晚宴的菜单由6位书法家现场书写在一把把大折扇上(折扇另一面是美食节的主画面),放到餐桌当中。

“天府家宴”菜品由16道精心挑选的川菜组成(组委会供图)

在具体的菜品构成上,组委会此前先通过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平台《食不可挡》开通了专门的征集通道和投票通道,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再由川菜文化大师石光华、注册元老级中国烹饪大师彭子渝、王开发、蓝其金等8位烹饪大师组成的川菜大师顾问团商议决定,体现出了成都作为“美食之都”的大众广泛参与和最终晚宴菜品结构的专业性。

欢迎晚宴在“二度梅”得主陈巧茹、“梅花奖”得主刘露、“牡丹奖”得主任平和花腔女高音张怡共同演绎的《天府之声》中拉开帷幕。就餐过程中,通过后厨直播、故事VCR、现场演绎、嘉宾访谈等多种形式依次揭晓和展示了菜品及背后的文化故事,让嘉宾们真正地享受到文化大餐。川菜博物馆、成都博物馆、金沙博物馆、水井坊博物馆的掌门人在晚宴上集体向来宾发出了参加“成都生活美学之旅”的真诚邀请。

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天府家宴”现场(组委会供图)

成都平原自古被称为“天府之国”,最初就是由于“吃”这个原因。据中国现存第一部地方志《华阳国志》记载,公元前250多年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后,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四川东汉古墓葬出土的陪葬品中,有不少庖厨俑以及陶制的牛、羊、鸡、鸭、鱼、龟、蔬菜瓜果等食材,说明公元1世纪到2世纪左右蜀地先民就非常重视烹饪美食;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片土地上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

如今,成都拥有中国最早的酿酒作坊完整遗址水井坊、川菜博物馆、烹饪辅料郫县豆瓣博物馆以及大量专业的美食机构和优秀厨师,美食已成为成都一张闪亮的名片。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前首相卡梅伦、体育明星贝克汉姆,都曾专程品尝成都美食。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授予成都亚洲第一个“美食之都”称号。(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