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助推区域共荣共兴—— 2021“蓉漂人才日”主场系列活动举行

以城市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助推区域共荣共兴—— 2021“蓉漂人才日”主场系列活动举行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4-25 14: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4月24日,由四川省人才办指导,成都市人才办主办,四川天府新区人才办承办的2021“蓉漂人才日”主场活动—“蓉漂·高峰荟”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以“更好的成都,成就更好的你”为主题,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高质量发展攻坚年”建设,聚焦人力资源协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特别邀请重庆市和副省级城市人才工作嘉宾代表,共话城市发展。四川省、重庆市、副省级城市有关领导,各市(州)组织部门、成都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区(市)县组织部门有关负责人,知名高校领导以及专家人才代表、知名人力资源机构代表、金融投资机构代表等共计50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中,成都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社治委主任,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邓涛代表市委市政府,以“城市HR”身份向全球作城市推介。邓涛表示,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人才辈出、人才荟萃、人才向往之地,当前556万“蓉漂”人才们正在为建设“更好的成都”贡献智慧与力量。邓涛提出,成都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积极推动区域协同联动,“成功之都”其时已至、其势已成。邓涛全面推介了成都更具比较优势的人才政策体系、更具全球影响力的“蓉漂”品牌、更具温度的人才服务体系,并向广大专家人才发出“蓉漂”邀请,热忱欢迎大家来蓉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圆梦,书写精彩人生。同时,也诚挚期待与兄弟城市深化合作、共建共享,以人力资源协同助力高质量发展。

搭建工作协同新平台  构建开放共享新格局

“推动城市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倡议”在蓉发出

随着副省级城市人才工作者代表上台同时按下启动键,城市人才工作协同平台正式建立,将协同推进人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构建更加开放的全方位城市人才合作体系,携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顺应发展大势、迎接时代机遇,于城市而言,唯有结伴成行、合作共赢才能共创未来。活动现场,成都发出“推动城市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倡议”,倡导各副省级城市秉持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理念,建立更加开放、更加紧密、更加深入的合作伙伴关系,协同提升高能级人才聚集水平、协同打造高水平人才发展平台、协同培育人才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协同构建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在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彰显城市担当、贡献城市力量,共绘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美好图景。

面向全球张榜求贤  诚邀英才“揭榜挂帅”

“蓉漂榜”重磅发布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创新策源能力,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实现“卡脖子”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在“蓉漂·梦想汇聚”环节,成都重磅发布“蓉漂榜”,具体包括4张榜单,中榜的人才和团队将获得精准政策与资金支持:

——重大技术攻关项目需求榜单。以在蓉科技创新型企业等主体为需求方,聚焦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技术配套等技术瓶颈和关键难题。目前,该榜单有95个项,涉及78家企业,其中,发榜金额上千万元项目有8个,最高达4000万元。

——重大产业化项目需求榜单。聚焦招商引资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运营和业主单位发展对高端人才(团队)的需求,广邀具有整合资源运作市场能力的产业领军人才、顶尖团队加盟。目前,该榜单有106项,涉及53家项目业主单位,其中,中电科四威科创基地等项目发榜100万元年薪。

——中高级岗位需求榜单。聚焦在蓉企事业单位中高级岗位、“猎头职位”等引才需求,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来蓉入职、上岗。目前,该榜单有717项,涵盖240家用人单位,其中,年薪超过100万元的岗位14个。

——青年人才创业机会榜单。为全球青年人才来蓉发展提供入口和机会,推动“城市机会清单”与青年人才招引深度融合,吸引青年大学生、青年创客、青年企业家、青年领军人才等汇聚蓉城。目前该榜单有520项,其中,青年人才创业供给榜单274项,青年人才创业需求榜单246项。

扩大“朋友圈”  谱写“新篇章”

“蓉漂”校友联盟正式成立

在“蓉漂·梦想升华”环节,“蓉漂”校友联盟正式成立。“蓉漂”校友联盟以加强国内外蓉城校友之间、校友与成都发展之间的联系和团结为宗旨,坚持“集心”“集力”“集智”“集资”原则,打破校际壁垒、发挥协同效应,探索建立“校友—城市”共创共赢共享新模式,推进蓉城校友一体化联动,荟聚蓉漂菁英、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成果转化,提升人力资源协同创新水平,凝心聚力推动成都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活动现场,天津大学四川创新研究院正式揭牌,落户天府新经济产业园。天津大学四川创新研究院以科技产业化、科技创新体制为牵引,开展“政、产、学、研、用、金、媒”的深度合作,围绕5G、人工智能、工业4.0、智能制造、大健康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研究,打造“新经济—新工科”创新平台、“精密—智能光电检测平台”,助力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据了解,成都已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19 所高校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导入高校共建优势学科领域创新平台10个,建成环高校知识经济圈8个。

以赛助创  以赛引才

“蓉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结果出炉

2021“蓉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历时6个月,聚焦14个产业生态圈,征集全国46个主要城市、15个海外国家1211个高层次人才项目,配套系列项目路演,旨在打造政府部门、投资机构、产业园区与人才项目精准对接平台,推动实现人才与产业精准匹配、共兴共荣。经过177天、18场专题赛的激烈角逐,18个团队获奖,《银河航天》《云智慧》《宜生健康》《蘑菇财富》等13个项目进行现场落地签约。

以赛为媒聚力人才荟萃,以才为引助力项目落地。本次大赛汇集各类人才1248人,其中包括27位国际顶尖人才、21位国家级领军人才。143个项目获得投资机构青睐,获得总意向投资金额56.175亿元,意向落地或已落地项目共42个,总估值合计352.66亿元。

营造尊才爱才氛围  让“蓉漂”“巴适得很”

“蓉漂”文化场景集体亮相

为了让“蓉漂”们在成都工作生活都能“巴适得很”,成都集成打造“蓉漂”文化场景,以城市之名致敬“蓉漂”、礼敬人才。据悉,23个区(市)县按照“一地一场景”的方式,结合本地区人才工作,按照可感知、可获得、可成就的主要呈现方式,打造出人才服务、创新创业、休闲配套等不同类型的“蓉漂”文化场景。不同的“蓉漂”文化场景各有特色,但相同的是成都始终如一的识才爱才敬才城市态度。目前23个“蓉漂”文化场景均已呈现并投入使用。

演绎蓉漂新风尚 彰显青春新风采

以城市之名向海内外青年人才发出邀约

城市的活力在青年,城市的未来看青年。2019年,成都首次以城市之名推出“蓉漂”城市超级实习生计划,从8000余名海内外知名高校甄选66名优秀青年大学生来蓉实践锻炼,深入产业功能区、重点企业、基层一线,亲身体验“蓉漂”追梦筑梦的难忘旅程,近距离感受成都的发展态势和发展前景。

活动现场,留在成都的“蓉漂”城市超级实习生代表通过《“蓉漂”城市超级实习生的时光胶囊》情景剧演绎,宣传成都“创新有平台、创业有底气、就业有机会、情感有归属”的青年创新创业就业优渥环境,向海内外青年人才发出邀约。

打造物联网新场景  共建互联互通新生态

OLA开放智联联盟成都分部成立

在“蓉漂·梦想升华”环节中,举行了OLA开放智联联盟成都分部启动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OLA开放智联联盟理事长倪光南通过VCR介绍了联盟情况。OLA联盟是在全球加速进入万物智联时代下,为发挥国内物联网产业优势,构建符合中国产业特点的、技术领先的物联网统一连接标准和产业生态圈而发起成立的。

OLA联盟分部落地成都后,将助力成都物联网产业集聚,促进万物智联领域的地方标准建设,推动联盟会员产品和解决方案在成都落地应用,服务成都数字城市、智慧社会建设,合作开展万物智联领域人才培养,共同打造开放智联创新生态,为成都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之源。

汇聚总部经济新力量  “英才蓉聚”项目集体签约

高素质人才锻造高水平企业,高能级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在“蓉漂·梦想铸就”环节,“英才蓉聚”项目进行了集体签约。印象笔记西南总部、中澜视讯西南区域总部、洲明科技西南运营总部及全球光环境研发总部、见山科技全国总部、声影动漫教育西南总部、青岛朗夫物流板块西南区域总部、散食汇散休食品全渠道服务平台、深圳法大大西南研发中心等10个重大项目将进行现场集中签约,项目涉及新经济、数字传媒、现代商贸、文化创意、泛法律服务等多个产业领域,项目投资额约30亿元,将为成都总部经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能级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百余名企上万优岗 筑梦成都职等你来

2021年“蓉漂”人才大型招聘会求贤觅才

与2021“蓉漂人才日”高峰荟活动同步举行的还有“蓉漂”人才大型招聘会,旨在为“蓉漂”和用人单位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蓉就业、留蓉发展、在蓉成才。

据市人才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招聘会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岗位供给丰富,参会用人单位共245家,发布需求岗位超1万个,其中国有企事业单位66家;二是覆盖领域广泛,不仅有省内企业,还邀请了来自重庆地区的20家重点企业来蓉引才;不仅有重点企业招聘产业急需人才,还组织了13所省内高校参会招聘教学科研岗位人才和其他高学历专业人才;三是市(州)联动引才,省内其他20个市(州)均在现场设点进行政策宣传,并结合产业需要招募优秀人才。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