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科特派”是“科技特派员”的简称,他们是农业科技的传播者,也是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更是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5-12 09: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成都,不断壮大的“科特派”队伍,一直活跃在乡村田野一线,以科技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让广大农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科特派”是“科技特派员”的简称,他们是农业科技的传播者,也是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更是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科技兴农富农成效显著

成都龙泉山是四川重要的水蜜桃基地,全国约8%的桃子在这里产出,除供应本地需求外,每年还要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在龙泉山上,活跃着一批科技特派员,他们走村串户介绍水蜜桃育种、增产技术,成了田间地头的“大红人”。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研究员陈栋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20多年来,陈栋一直扎根科研一线,不仅把桃花原本14-20天的花期延长至45天,让当地观赏农业获得长足发展,还选育霞脆、晚湖景等桃子新品种,把效益提升50%-100%。

陈栋还手把手传授技术,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近年来,陈栋在龙泉山脉带及简阳市丘陵地区推广高接换种桃新品种4万亩、新定植6万亩,并常年指导服务专合社、企业、家庭农场,帮助2000多名农户增产增收。

在成都,像陈栋这样的科技特派员还有很多。据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市科技局建立起“科技特派团/员+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科技信息员+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并特别组建了“10+3”产业科技特派团,为成都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撑。

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成都建设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站100余个,依托科技特派员,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100余个,每年培训农户上万人次,重点培训帮扶对象上千人次,发放各类培训资料上千册。

增加精准扶贫“技术含金量”

在简阳市老龙乡三里埂村的果园中,绿绿葱葱的柑橘树长势喜人。这里是成都市科技局科技扶贫的对口点位之一。

三里埂村水资源缺乏,土壤蓄水力差,属于边远浅丘地带。针对当地面临的实际情况,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为当地解决好缺水问题提出科技方案。在多方努力下,智能滴管系统示范工程、提灌站等农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为当地农业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成都市科技局及科技特派员科技扶贫的不断努力下,2016年至2020年,科技扶贫点累计投入帮扶资金合计410万元,其中三里埂村290万元,火烧庙村120万元,共帮扶两个科技扶贫点发展柑橘春见等农业特色产业项目5个,产业园区低压滴管自动灌溉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个。这两个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平均达40%,得到了农户的一致好评。

区域特色产业欣欣向荣

让已脱贫地区产业发展起来,还需要主动布局、发展特色产业。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专业特长,对当地产业发展把脉支招,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小的羊肚菌,却有着大大的“经济效益”。作为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羊肚菌被誉为“菌中之王”,是世界最著名的四大食用菌之一。在科技特派员的技术帮扶下,食用菌科技示范基地、大棚羊肚菌已在三里埂村和火烧庙村建立起来,农户的收入稳步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