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极端灾害预警智库在川开建

全国首个极端灾害预警智库在川开建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9-08 08: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9月7日,作为第十九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简称“海科会”)的分论坛之一,灾害预警科技与服务创新论坛在成都举行。来自灾害预警领域的300多位嘉宾齐聚成都,围绕多灾种预警技术、政策、法规、管理等话题展开交流讨论。

论坛由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四川大学、四川省减灾中心、中科院成都山地所、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承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曹立军,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原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应急管理部地震地质司副司长胡杰,中国地震局地震局监测司副司长余书明,四川省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参事室主任,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工业组组长蔡竞,四川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唐强,四川省自然资源厅机关党委书记兼应急管理厅副厅长谢安军,四川省水利厅副厅长兼应急管理厅副厅长谭小平,四川省气象局副局长陈忠明等领导,以及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文安邦,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薛澜,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许强,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杨兴国等参加论坛。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代永波主持论坛。

国内首个极端灾害预警智库启动建设

论坛上,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西财智库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全国首个极端灾害预警智库。该智库立足四川,面向全国、全球,由顶尖自然科学、工程学、法学、政府管理学等多学科专家组成极端灾害预警创新型研究团队,旨在通过分析研究我国极端灾害的个性和共性规律、化解措施、响应方案,协助制定基于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预警信息发布规则,形成极端灾害预警应对技术体系、政策法规、行政管理体系和社会响应对策体系,助力提升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极端灾害预警智库指导单位为四川省政府参事室,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由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原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担任。智库将与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灾害预警专业科研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并通过一系列引才措施,打造灾害预警领域一流人才的聚集高地。

极端灾害预警智库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博士表示,极端灾害预警智库的成立,将有力推动我国多灾种预警技术、应用、政策、法规领域的科研与创新。智库将聚焦我国灾害预警、防灾减灾重大决策部署,整合专家资源,为四川乃至全国、全球防灾减灾工作科学决策提出专业客观、有针对性、前瞻性、创新性和战略性的对策和建议,加强极端灾害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提升自然灾害防御水平。

业内专家分享灾害预警技术与管理经验

在签约仪式结束之后的专家主题演讲环节,来自国家减灾委、国家减灾中心、水利部、中国地震局等国家部委,以及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10多位国内灾害预警领域权威专家,围绕地震、山洪、滑坡、泥石流、山火等多灾种监测预警科技最新进展进行了交流,并就灾害预警与应急指挥的协同互动、灾害预警如何服务各级政府防灾减灾救灾、新形势下的预警管理体系建立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本次论坛内容从科研、技术、平台、应用,再到政策、法规、产业,观点丰富、交流深入,其成功举办将有力推动我国多灾种预警科技及应用迈向新的阶段,助力我国抗御自然灾害现代化水平提升。

据了解,这是自2019年以来,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第四次举办多灾种预警会议。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成都多灾种预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暾博士表示,多灾种预警会议的举办,将助力我国多灾种预警技术、应用、政策、法规领域的交流和创新。过去一年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在多灾种预警技术与应用上取得多项突破,与中国地震局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建中国地震预警网、中国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挂牌,与小米合作上线启用中国首个手机地震监测预警网,与四川省减灾中心等在汶川启用多灾种预警示范项目等,不断推动灾害预警在我国成为基本公共服务。截至8月底,“四川智造” “成都智造”多灾种预警成果已预警266次自然灾害,包括63次破坏性地震,以及滑坡、泥石流、沉降、山洪、山火等。

灾害预警科技与服务创新论坛现场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曹立军致辞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原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致辞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发言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西财智库签约共建“极端灾害预警智库”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