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举行

第五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举行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1-03 15: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及“一带一路”可持续城市联盟圆桌会议相关活动日前在成都举行。

论坛主会场设在四川成都,并同时在奥地利维也纳、韩国首尔、英国利物浦设三个国际分会场。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公园城市迈向碳中和”。论坛重点交流绿色低碳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模式,分享全球各国最佳实践,探讨如何实现城市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于未来城市间低碳合作,宁吉喆提出,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用实际行动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以持续开放凝聚城市可持续发展共识。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麦慕娜•莫哈德•谢里夫致辞

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麦慕娜•莫哈德•谢里夫通过视频对大会作开幕致辞,她强调了城市对于落实气候行动的重要性,认为多层面的气候行动需要进一步纳入《巴黎协定》,并呼吁各国、各城市间开展多层次合作,推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城市发展。

据成都市委副书记谢瑞武介绍,成都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近年来持续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加快产业体系转型升级,以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赋能绿色产业加快发展,不断提升生态碳汇能力,近5年GDP年均增长7.1%、总量达到1.77万亿元,单位GDP能耗降低14.24%。未来,成都将持续探索公园城市新内涵、新形态、新品质,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空间、能源、产业、消费、交通体系,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成都样本”。

成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苟正礼介绍并发布了《“一带一路”城市互联互通指数报告》。该报告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和信息互联六个维度,总结了“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互联互通建设方面的显著特征以及国内外城市间的优势及差距,分享了三个典型城市的优秀实践,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对“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信息研判和决策具有现实意义。

开幕式后的主论坛邀请创新方法研究会理事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原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政策战略副行长艾德明爵士,“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院长、联合国环境署前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世界经济论坛驻华首代艾瑞碧,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主任翟东升,英中贸易协会高级总监朱俊博作主题演讲,并继续发布了另外两项论坛成果——《绿色城镇化共识》和《成都未来科技城可持续规划导则》。

据能源基金会低碳城市项目主任王志高介绍,《绿色城镇化共识》从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城融合、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加强绿色低碳发展国际合作等六个方面,为“一带一路”的低碳城镇化提供了理念引导和方案选择。

《成都未来科技城可持续规划导则》由联合国人居署中国办公室国家官员应盛和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副局长李锐共同发布。《导则》依据国际国内可持续发展的最新理念和实践,结合成都未来科技城的实际情况,为成都未来科技城的城市形态和功能、弹性的开发模式、低碳高效的交通、自足清洁的能源和智能化的运营管理以及可持续场景导引等提供多方位的指导和参考。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