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以“共享履约实践 深化文明互鉴”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本届国际非遗节将开展多项特色节会活动,展示国际非遗保护成果,共享中国履约实践经验。
来自国内和全球47个国家(地区)的900多个非遗项目、1800余名传统工艺传承人、3000余名传统表演人员和1800余名中外嘉宾共同参加本届非遗节。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在致辞中指出,今年适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本届非遗节将集中展示履约实践的国际成果和中国智慧,共享人类流光溢彩的多样文化,展现中国非遗的悠久历史和蓬勃生命力。他表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要加强保护与传承,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推动创新与创造,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要深化交流与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
据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介绍,四川拥有8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153项国家级、1132项省级和数千项市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自2007年首届国际非遗节举办以来,四川借助这一国际性文化交流平台,聚力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丰硕成果,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不断提升,非遗已经成为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重要战略资源。
当日,中外嘉宾共同观看了“天府大巡游”演出,参观非遗手工艺展、国际非遗品牌IP授权展、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体验展等展览。
本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设置五洲非遗、神州非遗、巴蜀非遗、云上非遗四大板块,包含30多项特色鲜明的展览展示活动。非遗节期间,还将举办非遗成都论坛和亚太地区非遗保护能力建设师资培训班。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黄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