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从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获悉,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的第三个千亿方海相大气田——川西气田全面建成投产,年产能20亿立方米天然气、13万吨硫黄,可为中国西南地区及川气东送沿线提供更多清洁能源。
据悉,川西气田主力气藏位于川西平原西缘,埋深约6000米,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微裂缝发育易垮塌,储层地质情况复杂,规模效益开发难度极大。西南石油局坚持“少井高产”立体开发理念,自主研发新型防塌钻井液体系,攻关形成超8000米井深的精确中靶轨迹控制技术和投产关键技术,大幅提升了单井产能和储量动用程度。
川西气田建设由中国石化自主设计施工,创新集成先进的采气、脱硫工艺,实现封闭循环脱硫和精益化绿色化生产一体化,天然气总硫回收率超99.9%,产品气达到国标一类气标准,实现废水“零”排放。同时,川西气田创新智能应用,集成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立智能运维管理平台,确保全过程安全环保、减排降碳。
据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郭彤楼介绍,川西气田是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继普光气田和元坝气田之后,发现并建成的第三个千亿方海相大气田。川西气田的全面建成投产,为超深层油气资源规模效益开发提供了成功经验。
目前,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近3万亿立方米,年产达到260亿立方米,累计生产天然气超2000亿立方米。(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黄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