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海结盟谱写民族团结之歌

彝海结盟谱写民族团结之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04 17: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彝族游客参观彝海结盟纪念馆(王磊 摄)

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的冕宁县,一个海拔2280米的海子远近闻名——彝海。彝海边的彝海结盟纪念馆,每年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

1935年5月,红军在长征途中,来到凉山彝族地区,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受到彝族人民的尊敬和拥戴。红军北上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与彝族果基家支首领果基约达(小叶丹)在彝海,按彝族习俗歃血为盟,举行了彝海结盟仪式。红军授予小叶丹“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的旗帜。在小叶丹的帮助下,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地区。

2005年,为纪念彝海结盟70周年,冕宁县在彝海边修建了彝海结盟纪念馆。

在彝海结盟纪念馆中,有一件展品默默讲述着那段光辉故事——“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红军旗的复制品。

彝海结盟之后,红军继续长征离去,国民党追究小叶丹罪责,强逼果基家交出1.2万两白银和120头羊。小叶丹宁肯倾家荡产,也不愿交出红军旗,并叮嘱妻子倮伍伍加嫫保护好红军旗。1942年,小叶丹死于一次伏击。之后的岁月里,倮伍伍加嫫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保存旗帜——她把红军旗缝进自己百褶裙的夹层里。一直到1950年,解放军解放冕宁,倮伍伍加嫫才取出贴身的彝家红军旗,献给驻冕宁的解放军。

“在那个年代,小叶丹夫人能够把红军旗保存下来,非常机智和勇敢。我作为一名彝族女性,每次讲述这一段历史时,都感到非常自豪。”讲解员祝文娟说。

多年的讲解员生涯里,祝文娟有很多感人的记忆。她曾见到一位行动不便的老奶奶,由家人抱着登上台阶前往纪念馆,听到老红军的故事时老泪纵横。还有一个小男孩,由父亲带着多次前来,只为“不忘历史”。“彝海结盟是民族团结的佳话,真的需要我们世世代代讲述下去。”她说。

“彝海结盟遗址对于我们冕宁的重要意义,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冕宁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民宗局局长朱丛虎说,彝海结盟纪念馆如今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这里作为我们的红色基地,是民族团结的见证,也激励着冕宁县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奔向美好生活。”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黄志凌)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