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文化新质生产力交流会”暨“AI智•互鉴书院”(智能文创主题书院)揭牌仪式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
据介绍,“AI智•互鉴书院”是全球首个智能文创主题书院。该书院将把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书院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让书院体现出鲜明的“AI”性。书院也将面向各个行业,面向社会,广泛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培训和产业赋能服务,推动文化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形成。
本次交流会上,四川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执行副主席邓志明强调,文化与科技融合需要双向发力,多点推进;要努力突破人才短缺瓶颈、打破技术壁垒,多搭建文化和科技对接平台,多邀请科技企业加入交流对话、融合发展。
邓志明表示,一些院校在培养文化人才的过程中,要着力弥补文化人才科技素养不足,把培育“互联网思维”“人工智能+思维”放在突出位置,培养更多“文化新质劳动者”,推动文化新质生产力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四川音乐学院原院长林戈尔认为,当代的文艺创作一方面要坚持人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又绝对不能排斥新科技,不能排斥人工智能这种改变生活、改变世界的抓手。他说,有了智能软件等工具的辅助,还是需要人发挥“一头一尾”(指令输入、后期选择)的作用,把新质生产力真正用好。
四川省社科院原副院长盛毅指出,在关注新质生产力的同时,还应关注新型生产关系。他赞同川大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对“智能文创”的关注,并结合近期到杭州、深圳等城市的调研,主张有关方面应该联合发力,推动成都在“智能文创”方面加强政策支持,抓住发展机遇。
据成都市数字文创联盟理事长、成都新飞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飞介绍,近年来,成都数字文创联盟在推动文化新质生产力与智能文创领域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为成都市乃至全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能,也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与国际化传播开辟了新路径。
“在具体实践上,多家联盟企业已成功打造了多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数字文创项目。例如AI生成短剧、自贡灯会‘AI十三太保’互动项目、AI生成音乐库等都取得了不错的反馈。”他说。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黄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