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学赶超”促发展 四川稻城县举行乡村振兴成果互鉴会

“比学赶超”促发展 四川稻城县举行乡村振兴成果互鉴会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25 09: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23日至24日,四川稻城县举办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2次全体(扩大)会议暨乡村振兴成果互鉴现场推进会,通过实地观摩找差距,互学互鉴促提升,营造比学赶超、互促共进的良好氛围。

为期2天的实地考察中,吉呷镇、各卡乡、香格里拉镇、赤土乡、省母乡、桑堆镇 6个乡镇9个村相继“亮单晒绩”,考察团一行深入田间地头、产业综合体等现场,看变化、听发展、谈想法、商举措,共同探寻稻城县美丽乡村的生动实践。

稻城县产业综合体

走进吉呷镇吉尔同村,生产加工坊内颗颗“高原有机黄金果”在工人的操作下有序进入到物理冷榨、双重过滤、无菌灌装、实验室检测、溯源包装等工序。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发展核桃油加工产业让该村集体经济收益达6万元左右。在吉呷镇尼公村亚丁牦牛扩繁场、原味酸奶加工厂,沿着饲料储藏间、加工坊一路参观直至品尝风味亚丁原味牦牛酸奶,考察团一行深入体验了“生态+业态”融合的乡村产业新场景……

“吉呷镇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一体运营模式,重点培育了亚丁牦牛养殖、稻城飞鸡养殖、核桃油加工三大主导产业。”据吉呷镇党委书记张子明介绍,该镇通过不断强化品牌建设、延伸产业链、创新联农带农机制、拓宽线下销售和线上电商平台销售模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产业,预计 2025年三大产业(年)产值将突破600万元,解决就业60余人,实现集体经济分红30余万元。

亚丁村依托亚丁景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抢抓文化资源和传统村落保护、乡村振兴等发展机遇,加大在传统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态布局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以“古村活化+文旅融合”,打造乡村文旅新业态。

在热光、沙堆等“双百工程”精品村,一栋栋偏石砌成的“黑藏房”错落有致,通村柏油路蜿蜒盘旋,绿水青山、河流田野、藏家小院映入眼帘。据悉,随着乡村振兴“双百工程”建设的持续深入,稻城深入挖掘和利用特色资源,以“一村一策”换“千村千面”。

“从2023年开始,政府在我们热光村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改造了我们(村)的部分道路、栈道、步游道,还新建了广场,提升改造了我们的老活动室变为了现在的精品民宿,来引领我们热光村的群众增收致富。”热光村党支部书记降白表示。

在木拉乡卡龙村藏香猪产业园区,从标准化加工延伸至冷鲜肉、腊制品等深加工品类走下生产线,稻城县“藏香猪”完成了从藏家餐桌到全国冷链版图“华丽跃迁”。据了解,近年来稻城县积极推行“四补贴一保障”政策,将藏香猪养殖核心产区覆盖全县13个乡镇,累计惠及养殖户超千户。

考察团一行还深入省母乡省母村考察了生态牦牛育肥厂和桑堆镇桑堆村的农机合作社、数字乡村、黑青稞高产示范基地。

现场观摩结束后,还召开了稻城县乡村振兴成果互鉴农村工作现场推进会,为县级优秀种植示范村代表、县级优秀养殖示范村代表、县级优秀农产品加工企业代表授牌,向县级致富带头人颁发证书。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彭超)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