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凉山彝族火把节在西昌开幕

2025年凉山彝族火把节在西昌开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19 15: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18日晚,2025年凉山彝族火把节开幕式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星月湖公园举行。

当晚,璀璨的灯光与夜空繁星交相辉映,一个个盛大的主题文艺节目震撼上演。演员们身着绚丽的民族服饰,以极具感染力的歌舞,生动演绎了彝族对于火的信仰、热烈奔放的民族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随着毕摩最后一声吟诵落下,火把被引燃的刹那,金色火苗“腾”空而起,照亮了整个会场。同时,航天大道的火把堆次第燃起,与星月湖的火光遥相呼应。跳跃的光芒中,游客们眼中闪烁着惊喜,幸福的笑容被染成金红色。一场火把节的盛宴正式开启。

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传递了彝族群众热情奔放的生活态度和质朴沉郁的生命观念,被称为“东方狂欢节”。作为“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凉山彝族火把节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民俗活动,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彝族的独特文化魅力。

整个开幕式分为《火之源》《火之燃》《火之梦》三大篇章,融合歌舞表演、非遗展示等多元艺术形式,将彝族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审美理念创新融合,向世界呈现一场兼具民族精神内核与时代美学表达的视听盛宴。

开幕式还介绍了“我心目中的‘锦绣天府·安逸四川’短视频和推文征集”活动。为充分展示四川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从今天开始到2026年3月,活动将依托抖音和小红书向全网征集优质短视频作品,依托天府新视界全矩阵账号,面向全省各市(州)、县(区、市)征集文旅融合宣传推广作品。

在西昌市航天大道,来自凉山17县(市)的队伍,带着各自的文化瑰宝汇聚于此——摩梭人摇曳的裙摆,藏乡飘飞的五彩经幡,彝族的银饰叮当作响,傈僳族的山歌清亮悠扬,布依族的刺绣巧夺天工……将凉山非遗的深厚底蕴尽情铺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火把节最令人心潮澎湃的环节——火把狂欢夜正式开启。庄严而热烈的点火仪式瞬间点燃了游客的热情,长达4.8公里的狂欢走廊化身欢乐的海洋。现场精心设置的88个火堆被同时点燃,将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

伴随着欢快的彝族歌谣,上千名身着节日盛装的彝族同胞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手擎火把,汇成一条条蜿蜒流动的“火龙”。围绕着炽热的火堆,人们手拉手跳起欢快奔放的达体舞,尽情释放内心的喜悦与豪情。

本届凉山彝族火把节系列文旅活动中,西昌市全新打造了各类“创意集市”。它巧妙融入狂欢夜活动现场及周边区域,成为展示凉山文旅创新成果和促进消费的重要平台。

在西昌市奥特莱斯广场打造的“火把夜·彝风百味民俗集”,通过“非遗+商业空间”的跨界融合,将传统节庆升级为沉浸式消费场景,游客不仅可以参与彝族传统体育竞技,如摔跤、射箭和摩尔秋,还能在特产展区选购来自凉山州17县(市)的优质农特产品,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与地域特色。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现场提供的“瞬拍服务”——游客身着彝族服饰参与火把巡游时,可用“撕拉片”定格美丽瞬间。

7月18日当天丰富的活动并非终点,后续更有系列精彩活动接力登场,持续点燃热情——火舞缸窑·非遗嘉年华活动,磨尔秋、火壶等民俗体验和网红美食、文创集市实现新的碰撞;“唐风彝韵·潮燃西昌”第二届唐潮国风文化季活动,国风主题演出、夏季集市多种业态相融合,新意满满;在大石板古村,以沉浸式演艺的形式,还原彝族传统婚俗“迎亲、送亲”全流程,带领游客深度体验传统彝族婚俗、坝坝宴;还有听涛谷的山野火把节和月色里的湖畔火把节,让火把节的“火”与“热”再度升温。

火把节期间,不只是西昌,凉山全域每日都将上演不同主题的狂欢盛典。今年,夏至至秋分,95天超长文旅季包含7月11日—8月18日火把月、9月16日泸沽湖转山转海节,及贯穿全季联动全域的清凉夏日特色文旅活动、“清凉消夏·乐购凉山”主题消费活动。从自然风光到人文风情,一道道文旅大餐只待宾客共飨。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赵俊峰 彭超)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