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商业地产服务和投资管理公司仲量联行在蓉发布《2025年上半年成都商业及物流地产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成都甲级办公楼新增供应录得17.8万平方米,供应放量推高空置率。截至第二季度末,成都甲级办公楼空置率收至32.8%,上半年累计增长1.7个百分点。其中,金融城板块至季末已攀升至28.1%,半年累计增长5.8个百分点。预计下半年金融城区域还将迎来约21.2万平方米甲级办公楼供应,金融城空置率或将在年底突破35%。
伴随增量需求的持续低位,市场竞争重心已转向存量博弈。相较于去年大幅降低的新租价格,今年的策略更加聚焦“续约稳租”。除续租价格大幅下降外,续租流程的便捷性及商务谈判的灵活性也得到显著提升。上半年换租式的租户流动有所放缓,新成交甲级面积较去年下半年下降约5.9%。新租行业聚焦金融业(22.3%)、科技互联网(18.4%)和专业服务(18.0%)。
退租方面,由于市场租金大幅下滑,二级转租市场的价差利润不断被压缩,导致早期签约的第三方办公品牌相继退市,部分品牌转而寻求新兴区域楼宇。新租需求回落、退租趋势持续,使得2025年上半年成都甲级办公楼净吸纳数据仅1.8万平方米,较去年下半年下降约7.2万平方米。
增量需求不足,全市高空置压力推动租金维持下行。截至季度末,成都甲级办公楼平均账面租金收跌至77.3元/平方米/月,半年累计跌幅达3.7%。同时,免租期优惠呈现明显攀升趋势,步入2025年后,近8成单一业权业主将新租免租月份上调超过70%。
展望未来,市场新增供应仍处高位,空置率攀升与租金下行压力预计仍将持续。仲量联行成都商业地产部负责人江倩表示:“面对当前严峻的竞争环境,市场主体仍需主动寻求破局之道。业主方可在考虑楼宇区位、硬件设施以及自身财务状况的前提下采取多种策略,如深化招商策略,细致挖掘项目差异化价值;探索将大面积空置改造为酒店、公寓或体验式商业;引入专业商管团队强化运营、阶段性打造多元办公产品以提升空间吸引力等。”
《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成都优质零售地产市场供需双向承压,退租情绪影响市场预期。
成都优质零售物业市场迎来蜀道云上城入市,新增供应6万平方米。同时,存量项目调改持续深化,上半年累计调改规模超过40万平方米:二季度优客科华店由业主回收并更名为优悦奥莱重新入市,改造期间空置率短期攀升;成都生活美学中心正式更名成都湾悦城,建发商管团队入驻后保留盒马、海底捞等主力租户,采用“边营边改”策略推进焕新,计划于12月20日完成升级。
在“轻零售、俭餐饮”的消费趋势下,上半年时尚业态退租面积占比31.0%,餐饮业态占比22.0%,行业承压明显。儿童业态受宏观环境变化及家庭消费结构转型影响进入收缩周期,儿童娱乐、服务等行业租户退租率上升。大型商超退租进一步加剧空置压力:SKP旗下BHG超市于4月1日正式闭店,日本家居品牌Nitori持续收缩在华业务,相继撤出成都伊藤广场(现锦江大融城)和蜀新天街双店。受此影响,上半年,全市净吸纳量录得负5.2万平方米,空置率累计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至11.5%。
仲量联行追踪数据显示,服饰鞋包、美妆个护及珠宝三大品类占比持续收窄,导致时尚业态首层占比从55.2%降至52.8%;新能源汽车进入行业调整期,其占比呈现震荡下行趋势;电子电器品类则借助“国补”政策窗口加速拓店;咖啡茶饮等高社交属性品类持续巩固黄金区位。而低租金单价的百货专业卖场在首层的占比从9.9%升至11.1%,业态调整压力持续向租金端传导。二季度,全市购物中心首层平均租金环比下降1.7%,报345.0元/平方米/月,上半年累计跌幅达3.2%。
仲量联行中国区零售地产及消费研究负责人朱建辉表示:“成都商业已告别高速扩张阶段,进入存量效率的深度博弈期,其发展逻辑从‘规模叙事’转向‘密度叙事’,即在有限的物理空间内,通过情感链接与业态创新实现单位坪效的极致突破。在探索供需再平衡与租金修复必经的波动周期中,运营商能否精准驾驭新趋势,实现空间价值重构,将成为存量时代破局的关键。”
《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成都物流地产见证居民品质消费增长与消费模式迭代,以及由此带来的仓储面积增长与调整。
大宗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国补”政策加速地区高能效家电、数码产品、汽车等品质商品需求释放,带动下游重点销售平台京东商城、代表性家电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安得物流,以及汽车售后件仓储物流服务商的仓储需求显著增长。
受政策影响,加之年轻一代白酒消费兴趣相对较低,上半年白酒销售持续低迷,相关企业库存整合及扩大,仓库需求不断增长。此外,即时零售高速发展,商品覆盖面大幅增加,让消费者对商品时效性诉求不断提升。上半年以美团优选、淘菜菜为代表的低时效性社区团购销售模式遭遇困境,美团优选宣布关停包括四川在内的多省市业务,未来将逐步向即时生鲜零售等高时效消费赛道转型升级,上半年相关仓储面积大幅萎缩。
上半年,在居民大宗商品需求增长与新旧消费模式交替之际,成都物流地产需求在波动中实现增长。第一二季度全市净吸纳量累计达到9.7万平方米,虽不及2024年下半年数值,但较去年同期仍有显著回升。受持续的新项目供应影响,业主间对于租户的争夺依然激烈,租金维持下跌趋势,市场平均净有效租金较上年末进一步下降7.9%至17.2元每平方米每月。
仲量联行华西区产业与物流服务部负责人尤鹏伟表示:“预计2025至2026年将是成都物流地产中期内最后一波供应小高峰。随着更多投资者将目光投向核心二线城市,业主近期提高项目资本化率的主观意愿较强,或为大宗交易打开新窗口,预计年内成都物流地产资产流动性将有所提升。”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赵俊峰 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