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为笔、风采为墨 19名选手角逐“文化德格宣传大使”

文化为笔、风采为墨 19名选手角逐“文化德格宣传大使”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24 21:2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24日,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第二届岭·格萨尔王音乐季文艺惠民系列活动——“文化德格宣传大使”选拔大赛决赛在康巴文都海螺广场拉开帷幕。19名从片区初选中脱颖而出的选手,在决赛舞台上以文化为笔、以风采为墨,书写德格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篇章。

适逢甘孜藏族自治州建州75周年之际,这场以文化为名的盛会,既是德格向州庆献礼的创新实践,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注脚。

据了解,文化德格宣传大使选拔过程分为初选和决赛两个阶段。自7月20日启动报名以来,便获得当地群众热烈反响。决赛现场,19名选手按照抽签顺序依次登场,从自我介绍到才艺展示,每个环节都紧扣“德格文化”核心。

1号选手以一段深情动人的舞蹈惊艳全场。她以流畅的肢体语言和饱满的情绪表达,将民族舞蹈独特的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4号选手则以一句“不到德格,未游康巴”开场,用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将德格县深厚的历史文化与人文底蕴娓娓道来。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5号选手,年仅8岁的他已是州级格萨尔说唱传承人。现场,他以两种截然不同的唱腔生动演绎了史诗《格萨尔王传》选段,稚嫩却铿锵的嗓音、娴熟而庄重的表演,充分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年轻一代身上的活态传承。

10号选手别出心裁,用四个关键词精准概括德格的自然与人文魅力,言简意赅却引人入胜,展现出对家乡文化深刻的理解力和传播力。15号选手则通过展示德格传统服饰,并详细解说其纹样寓意、制作工艺与文化背景,让现场观众直观感受到藏族服饰艺术的精美与深厚的民族审美传统……

决赛评委团从选手对德格文化的理解与呈现以及个人才艺展示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分标准总分10分。经过近2个小时的角逐,评委现场打分、亮分,最终评选出1名“形象大使”和3名“优秀奖”。

评委登真向巴表示,“我们不仅看才艺是否精湛,更看重选手对文化的理解深度。比如有的选手能讲出服饰纹样的历史渊源,有的能结合乡村振兴谈文化传承,这才是‘宣传大使’该有的素养。”

“我们选的不只是‘形象好’的选手,更是‘懂文化、会传播’的代言人。”评委四郎尼玛说,不少选手的展示让他眼前一亮,这些创新尝试,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德格文化活起来的生动注脚,也能确保最终选拔出的宣传大使能够真正代表德格文化形象。”

“能当选‘文化德格形象大使’,我感到既荣幸又责任重大。”赛后,15号选手泽翁央西捧着证书激动地说,“我要把印经院的故事、格萨尔的传说讲给更多人听,让大家知道我们德格不仅有美丽的风景,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据介绍,后续将为当选的“宣传大使”制定专项培养计划,组织他们参与德格文化推广活动,包括非遗项目宣传、旅游推介、对外文化交流等。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赵俊峰 彭超)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