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成都市2025年海外人才实习生计划迎来首场城市感知行活动。首批到岗的实习生们满怀期待与好奇,开启了一段沉浸式城市体验之旅。
从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自然生态,到机器人创新中心的科技前沿;从东郊记忆的艺术氛围,到望平坊的街巷烟火——实习生们一路感知、一路交流,全方位领略成都自然与人文交融、传统与现代并蓄的独特气质,深切体会到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与人才发展的广阔空间。
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来自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的李根认真聆听讲解,不时举起手机记录。“成都把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融合得如此和谐,令我非常触动,”他表示,“这座城市的绿色发展理念值得点赞。”
走进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实习生李逸鸿被高速协作的机械臂和智能化设备深深吸引。“从自然生态到科技前沿,成都的多元面貌完全超出预期。”目前在四川银行金融科技部实习的他特别提到,实习单位提供的“一对一导师制”帮他快速融入团队工作节奏,“无论是技术算法还是团队协作,我都收获了很多实操指导。”
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尹邦杰在财大证券四川分公司实习,对东郊记忆的工业遗存与现代文创的巧妙结合印象深刻。“老旧厂区变身艺术聚落,成都在保留历史印记的同时不断注入新活力,给我们年轻人带来很多惊喜。”他一边记录一边说,“这样的实地体验,比任何文字介绍都更加生动。”
成都各区(市)县团(工)委提供的暖心服务成为实习生们热议的话题。来自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实习生南芳分享道:“这几天跟着去林凤村、铁牛村调研,走田埂、访农户、与企业交流,每天都过得特别充实。企业和地方团委特别贴心,食宿、交通安排得妥妥当当,还带我们参加感知行、体验非遗,帮大家解决了不少生活上的琐事,让我们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香港大学吴林翰在首场感知行结束时感慨,“这不只是一次参观,更像是一场与城市的深度对话,让我们看到成都的硬实力和软温度。”高威大学在读硕士邓雨琦在笔记本上写下:“今天触摸到的不只是城市脉动,也是自我成长的节奏。成都优渥的产业生态和浓厚的创新氛围让我坚定了留蓉发展的决心。”
据悉,后续团市委还会陆续推出4场感知行活动,带领实习生们深入产业园区、文创街区、文博展馆,让实习生们在工作之余拓宽视野、丰富城市体验。同时,各区(市)县也在紧锣密鼓规划本地特色活动,涵盖非遗体验、产业探秘、文化寻根等多个方面。
从指尖上的蜀绣技艺、舌尖上的非遗美食,到产业链上的创新故事、街巷里的文化传承,都将成为实习生们深入了解成都的新窗口,助力他们全方位、多角度感知“公园城市、幸福成都”的独特魅力,真正实现“走进成都、爱上成都、留在成都”。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赵俊峰 彭超 实习生 文若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