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四川省委、省政府把数字经济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发展,四川数字经济呈现出全面起势、动能强劲的良好局面。
据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数据局局长顾红松介绍,2024年,四川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5300亿元,保持较快增长,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占比达16.7%、处于全国第一方阵。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据要素驱动业增加值分别比2020年增长34.1%、112.7%、62.9%、172.3%。
今年上半年,四川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2%、高于全国近10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智能电视、智能手表产量分别增长63.1%、140%、100%。
顾红松指出,四川作为“东数西算”的国家枢纽,全省智算总规模达到16.8 EFLOPS,并建成投用全省一体化算力监测调度服务平台,集通算、智算、超算于一体,实现了“多种算力,随取随用”。同时,四川还承担了国家数据流通、算力安全、数据标注基地等多项试点任务,国家的算力布局到哪里,四川的力量就贡献在哪里。
“十四五”以来,四川狠抓“智改数转”,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据顾红松介绍,目前,四川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已提升到45.5%,培育了超过800家智能工厂。建成了55家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链接企业超25万家。
今年1-7月,四川省网络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从业人数超过550万人,电商主播数量位居全国第6位,京东、美团、苏宁易购、滴滴出行等头部平台企业在川设立区域性总部或功能性总部,花娃、宜泊、鱼泡、杂志铺等本土新生高成长性平台企业快速涌现、蓬勃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充分激发数据要素价值,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聚力打造数字产业集群,让数字经济成为驱动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动能。”顾红松说。(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赵俊峰 彭超)